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青铜峡鸽子山小镇邂逅“紫色浪漫”

 

  9月16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青铜峡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沉浸式采摘品尝酿酒葡萄,感受“宁夏味道”背后,葡萄酒产业托起贺兰山东麓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紫色梦想”。

  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土壤矿物质丰富、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等优势,产区种植酿酒葡萄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占全国的40%,130个酒庄年产酒1.4亿瓶。 产区葡萄酒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国际大赛中荣获1300多项大奖。

  贺兰山东麓下的西鸽酒庄,其名源于俯瞰形如鸽子的西鸽湖,周边坐拥鸽子山遗址与明代烽火台,人文底蕴深厚。酒庄建筑由20万块贺兰山石砌成,入口处标识融合西夏文字与青铜器云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酒庄标准化葡萄园里酿酒葡萄一眼望不到边,颗粒饱满的马瑟兰凝聚了一季的风味,散发出浓郁的天然果香。来自新疆的自媒体达人吾买尔江摘下几颗品尝后赞叹:“我第一次吃酿酒葡萄,颗粒虽小,却格外清甜。”

  酒庄成品展厅里,摆放着202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国王王后加冕仪式招待用酒“西鸽藤上藤”,以及西鸽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联名推出文创葡萄酒,瓶身融入大唐不夜城等文化元素,用一罐酒讲述一段盛唐故事,实现葡萄酒与中国文旅的深度对话。进入酒窖,4000个橡木桶静置其中,约1000万瓶葡萄酒在“3126”法则下,发酵3个月,陈酿12个月,瓶储6个月,酝酿着时间的味道。

  在西班酒庄,媒体记者与网络达人体验用20多种酒鼻子闻酒香。西班酒庄庄主金家瑞介绍:“葡萄酒七分在于种植,三分在于酿造。贺兰山东麓的风土造就了优质葡萄酒,这里风向直来直去,通风良好,葡萄很少有病虫害,颗粒成熟均匀,再加上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有机质与矿物质丰富,是酿酒葡萄的理想产地。”西班推出品鉴套餐,将湘菜与红酒巧妙搭配,让游客在用餐中领略美食与美酒的完美融合。夜幕降临,西班下沉广场上篝火熊熊燃烧,游客围坐篝火旁,仰望繁星点点。

  据了解,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投资30亿元,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葡萄酒产业,并创新性地将葡萄酒文化与旅游元素相结合,打造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西鸽酒庄带动4000余农民就业,西班酒庄年发放劳务工资600余万元。作为小镇内的代表性企业,两家企业通过推出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讲解、采摘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

  青铜峡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充分发挥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以鸽子山葡萄酒文化旅游小镇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葡萄酒产业联农带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民有收入、企业有发展、政府有税收”的多方共赢目标。目前,全市葡萄园及基地主要在4月至10月的用工高峰期每天可提供7692人次就业岗位,每年吸纳农户务工就业达138万人次。在全周期固定用工模式下,人均创收23400元,每年带动农民增收总额超过1.8亿元。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