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会公报中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基层群众心中的渴望。来自四川眉山的李鹏程在深圳一个建筑工地工作。他说:“我们下了班就回宿舍了,要么看看电视、要么用手机上网看小说、聊QQ。我们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但现在还缺乏条件。
这位小伙子对自己业余文化生活最简单的希望是,附近能有个露天广场,这样他也可以“去看看热闹,或者跳舞、唱歌、滑冰。”
作为甘肃第一个当选全国劳模的农民合同工,王润生如今组建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成为三四百名建筑农民工的“工头”。27年来,他一直在建筑农民工这个圈内,也深感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王润生感到十分振奋。他说,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个游离在城乡之间的庞大群体,尤其是生活条件较差的建筑农民工。要研究这个群体的特性,了解他们的文化喜好,进而为这个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不仅农民工生活,就是城里孩子的教育也需要有更高的追求。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副校长赵敏占表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让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赵敏占说,中学教育不能局限于基础课程的教育,更需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代科技的普及以及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学生有了广阔的视野,才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文化建设是“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这一观点,让很多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
大村是云南腾冲县中和乡一个自然村,这个村通过文化实现了“富民”、“育民”和“乐民”。成立文化产业合作社找市场,创办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成立“农民演艺协会”,对分散的农民业余演出进行引导和帮助等,近年来他们在实践中走出的这条“文化惠民”之路,让当地村民尝到了甜头也有了盼头。
“政府对我们文化传统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大村农民演艺协会会长、62岁村民郭永贤说。
39岁的德柯丽是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当她听到国家要继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时,心里很有同感。“国家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们鄂温克族文化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化学系的谷田对此认为,在经济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将文化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这是符合中国需要的发展方向。而当今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现代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记者朱国亮、罗争光、赵瑞希、白林、李亚楠、刘娟、于嘉、李江涛、王圣志参与采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