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顾俄罗斯反对,依然单方面地在北约布置反导系统。被俄罗斯认为,是围堵俄罗斯的敌意行为。自苏联解体,俄罗斯一蹶不振,西方国家开始落井下石,乘势收复、打压俄罗斯的传统势力:塞尔维亚、利比亚……如今的叙利亚也危在旦夕。就象一棵曾经丰茂的大树,俄罗斯伸出国外的枝枝叉叉,被西方国家,逐渐收割。
而再看中国,除了西部的巴铁,尚有一块缺口。东有西方传统盟友日、韩、菲,及澳大利亚,南有其新拉拢的越南和印度……中国的南部缺口,缅甸也开始摇摆不定。西方国家围堵中国,编织的弧形包围相对成熟,已经有足够能力,掐住中国对外流通的经济、军事命脉。如果美国再拿下伊朗,甚至连巴铁都有被包围的危险。
西方的战略包围,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国的石油安全,和战略利益。如果外围遭西方封锁。中国就失去了与西方对抗的资本,什么飞机啊,坦克啊,即使有航母,没有石油就是废铜烂铁。如今美国高调返回亚太,对围堵中国毫不讳言。中国处处被动,无计可破。就是因为自己的生命线,有一半已攥在对方手里。
1月27日,俄罗斯新闻网发布了一怕《美侵略性政策将迫使俄中联手》的文章,中国军方人士,戴旭上校也发表过一篇《中俄应构建欧亚大联盟》的文章。中俄联盟是否具有可行性,在两国争论很多。但这两篇文章,正代表着两国民众,关于联盟的呼声已越来越高。这也是西方国家,过度的扩张,带来的后果。
中俄两国比邻,在历史上刀枪剑影,恩怨颇多。这与历史局限性有关,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尚没有发现世界,更没有走向世界的意识和魄力。其一国独大的心态,让中国苟安东方。最终没有追随世代的发展,乃至落后,挨打。但如今不同了,中国人不仅看到中国,而且还有欧洲、非洲、南美洲……中国在走向世界,试图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中国面对的,就不全是邻国那种,单纯的领土纠纷和矛盾。而面对的,却是更多,甚至更远的国家。而每一个国家的风吹草动,对中国都可能会产生影响。更遭受到先前已经发展起来的某些国家的敌意和遏制。因此,抛去历史恩怨的纠结,才是大中国应有的大胸怀,大眼光,大角度……如果中国只盯着过去,心胸狭隘,耿耿于怀,中国龙则成了一个飞不起来的小鸟。
俄罗斯被很多人,认为其喜怒无常,不是可靠的同盟伙伴。但中俄同样被西方国家围堵,打压。甚至俄罗斯比中国遭遇更甚。之前,俄罗斯曾试图与西方靠拢,甚至通过休克疗法,逼迫苏联解体,其付出的痛苦和代价,不可谓不大。但对一个亲近西方的俄罗斯,西方国家却寡信轻诺,受伤的俄罗斯被彻底抛弃。正如巴国政治家的一句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等于选择了被抛弃。作为俄罗斯人,这么说也一点都不过!有苏联解体为背景的俄罗斯人,应该会比中国更坚决,更仇恨西方。更何况,西方国家至今没有放过俄罗斯,继续压缩着俄罗斯的涉外空间。所以针对西方,是中俄两国都具备的同一目标。
第二点,如果从目前的综合实力来看,中俄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与美国都有着巨大差距,但两国地域广阔,又都是有核国家,两国联合起来破坏力同样惊人。再之,两国经济互补,俄罗斯是最大出口国,中国是最大进口国。俄罗斯有着中国需求的,丰富的石油等战略资源。两国彼此天然互补,一旦联盟,就可以规避美国的能源封锁和市场限制。又有俄罗斯独联体各国,及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的加入,更会大大降低对欧美的依赖,政治上获得最大的自主权。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俄组盟并不可行。其中最为流行的是“一山难容二虎”论。认为两国之间都是大国,双方都不可能为彼此放弃主权。事实上,同盟的概念,是建立在两国独立、平等基础上的。并不是谁是老大,谁又是跟班的概念。笔者认为中俄组盟,可以做成松散型的结盟:既政治上统一,对西方政治对抗上目标一致、风雨同舟;经济上松散,政府不参与,经济以企业交流为准。具有战略性的交往,彼此具有优先权。如果再将同盟准则细化规则,中俄结成同盟,并不是不行。
另外笔者认为,中俄同盟,虽没在政府层面提出来,但实际上两国都已经为此在做,在努力。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中俄两国同投否定票。以实用主义来说,中国在叙利亚的利益,远不至于为叙利亚得罪其它强国。行使否决权,则可以看出,是在配合俄罗斯的战略需要。
针对俄日的领土之争,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罗斯的国土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但正是这一个如此重视国家领土,说出如此豪言壮语的普京,却突破国内反对的强音,与中国领导人共同主持完成了,中俄两国经历四十年才完成的勘探和谈判工作。而中国人更认为,该划界是建立在过去不平等合约基础上,中国牺牲太大。两国反对舆论之大,才更说明中俄政府,在划清国界的勇气之大,以及在重塑未来的信心之坚,而高瞻远瞩。这是中俄政府,在突破历史壁垒,彼此拥抱,向前跨出的极具艰难的一步。
中俄未来是否同盟并不重要,但重要的这是两国建立同盟,所必须的一环。正如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所说:中俄边界全线划定具有重大意义。一条和平稳定的中俄边界有利于贯彻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有利于中俄两国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有利于将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化,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北部边境的长期和平与安宁。如此我们不难领会,中国在北方划清了界限,则意味着中国未来潜在的敌人,或许在南方?东方……但绝对不是北方。
日本是西方国家的铁跟班,而遭西方围堵的中俄又都与日本有领土纠纷。在钓鱼岛海域,日本挑衅中国领土主权。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随即抵达与日本纠纷的南千岛群岛,成为首次视察该地区的俄罗斯领导人。被日本媒体一致认为,这是俄罗斯对中国的声援。而且之后,俄罗斯战机还数次飞近日本领空,采取对日本的战略威慑。本月24日,俄罗斯一位高级将领称,在日本声称拥有主权的两个太平洋岛屿上,俄将进行重大的防空武器和基础设施升级,并在2013年建立两座军营。俄罗斯围绕着日本的战略部署,也意味着中俄联盟可能性又前进了一步。而中俄同盟,肯定会触动西方人的神经,会导致它们加快收紧包围中俄的口袋。而突破这道防锁,很有可能会遭遇一场局部战争。那么日本将是中俄打击最好的对象。其有三个理由:
一,日本在西方盟国中,围堵中国,表现最为活跃,其不仅挑战中日主权,在美国回归亚太,还插手中国南海,搅浑中国的周边关系。中国有句土话:偷牛逮个拔橛的。逮大偷可能代价更大,但逮小偷要容易的多了。
二,日本不仅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而且是亚太地区最强大的一个盟友。击败日本,就等于挫伤了西方人的士气。
三,中俄都与日本隔海向望,军队集结不需要长途跋涉。对付日本,在军事行动上,更容易集中、协调。
“给别人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留条生路”。这句哲理名言,是说给西方政府听的。中俄两国的同盟是可行的,这并不是幻想。虽然爱好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西方国家,仅仅以傲慢和狂妄,与中俄两国处处芥蒂,频踩红线,最终伤人也伤己。(左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