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山东梁山县政府"强买强卖"理财产品 专家称涉嫌诈骗侵权
内蒙古新闻网  12-04-20 10:28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广播网  
 

银行里专门设立交款专柜,”被自愿“购买理财产品的民众为数不少

  近日,有多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的听众朋友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00-800-0088新闻热线打来电话,他们反映说,今年3月底,梁山县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陆续接到县总工会下发的一个通知,要求他们购买一份理财产品。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很多职工都已经购买了理财产品。那么,县里的总工会为什么能够向职工发售理财产品?发售理财产品筹集的钱又是作何用途?请听中国之声记者陈振玺、实习记者曲田发来的报道。

  李先生,是梁山县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每个月两千元的教师工资是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原本生活就有些拮据的李老师一家,在3月底收到了一份名为《梁山县信托理财产品明白纸》的文件,就是这份文件让他们一家人如坐针毡。

  记者:《明白纸》是谁给你们发的?

  李先生:是单位?

  记者:就是你们学校给发的?

  李先生:对对。

  记者:那发这个是做什么用的呢?

  李先生:就是让我们购买理财产品。

  记者:那当时学校是怎么解释这个东西的?是要求一定要买吗?

  李先生:领导说的是自愿,但必须购买。

  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学校的每个职工都必须“自愿”购买一份由县总工会发售的一万元的理财产品。1万元,相当于是李老师近半年的工资,李老师和很多同事都没有能力去承担,迟迟没有购买,却也因此遭受了来自于领导的压力。

  李先生:如果是你的任务数没有完成,我们系统就要对你进行强制措施。因为你的任务没有完成,就这么简单。至少是三年不能晋级,不能评模选优。

  学校领导为什么会做出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联系上了梁山县教育局。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县里给包括中小学在内的多个单位,都定下了“买理财产品”的指标,指标必须完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是李老师所在的学校需要完成“购买指标”,梁山县只要是在编的机关单位职工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李先生:只要是在编的有编制的所有人员,梁山县的不只是学校,所有其他单位比如公安局啊、邮电局啊,只要是在编人员都有这个份,要拿出这个钱来。

  在这份《梁山县理财产品明白纸》中有这么一段介绍:“该理财行为是由县总工会委托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把产品资金放贷给梁山县正大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用于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就是这么一张薄薄的《理财产品明白纸》,给李老师这样的单位职工带了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初衷设立的县工会为什么会去发行“理财产品”?记者以职工的身份向梁山县总工会询问,对方的回答是“工会只是挂个名,都是县里筹划的”。

  李先生:这理财产品,是干啥的?

  工作人员:就是县里统一搞城市建设。

  李先生:县里搞城市建设?

  工作人员:哎,对对。这个是县里统一筹划的。它具体怎么,我不知道。我光知道是城市建设,其他的不明白。

  《梁山县信托理财产品明白纸》中清楚写道,“发行总额2亿元,产品期限为三年;年利率为10%;利息一年支付一次,本金到期一次性支付。”2亿的资金将被用于城市建设,一些职工对此提出质疑,一个仅仅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理财产品,怎样能够实现营利并支付一年百分之十的利息?

  李先生:一年10%,他这个属于不盈利的,投入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城市基础建设,这个回报率,他说三年,十年也不可能的。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我抽到了廉租房!
亲,小心中暑!
草原套马
特警备战
莫旗部分地区突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最美时节看草原
草原盛会“那达慕”
大熊猫幼仔“卖萌”
记者调查血荒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