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孝感一中现吊瓶班校方称补充氨基酸 教育厅调查
    内蒙古新闻网    12-05-07 09:40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学生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一事引起热议。孝感一中办公室夏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且此举为国家规定,高考学生有氨基酸补贴。昨天,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听说过关于高考的氨基酸补贴政策,教育厅对此事十分重视,已介入调查。

      昨天,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学生集体在复习时打吊瓶一事引起热议。孝感一中办公室夏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且此举为国家规定,高考学生有氨基酸补贴。昨天,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听说过关于高考的氨基酸补贴政策,教育厅对此事十分重视,已介入调查。

      -网曝

      学生边输液边自习

      5日,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发了一张名为“史上最刻苦吊瓶班”的照片,内容为湖北孝感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内边打吊瓶边上自习的场景。图片来自网友“CHImushroom”的微博。

      网友“CHImushroom”的微博资料显示,其为孝感一中高三文科4班的学生。5月4日晚,她发微博称,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惊现“吊瓶高考预备班”,并配有4张图片。图片中,偌大一个教室内多名同学的桌子旁边都挂着一个吊瓶,桌子上书本堆成了小山。教室半空中拉上了绳子,很多同学一边打吊瓶一边低头复习,老师在过道中巡视。图片中显示的教室内至少有30名学生在输液。

      随后,“CHImushroom”又陆续上传了同学打吊瓶的图片,还有动态图显示,老师站在讲台前面说着什么。

      “我们一开始的意图只是好玩,请不要再用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扭曲我们想上大学的心,我们只是打一瓶氨基酸而已,请不要再讽刺我们说那些寒心话了。”随着事件的升温,“CHImushroom”5日晚上再发微博称,希望网友不要乱扣帽子。

      有网友称每年都打

      昨天,“高三集体吊瓶备考”迅速跻身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前十。网友纷纷表示感到不可思议,并为学生叫苦。

      对于该微博的真实性,部分网友也予以证实,“边云锦witHu”评论说,这明显是孝感一中,学生自愿打氨基酸,每年高考临近都要打,是补充能量,当年他也打了。“天真的星”说,他也打过氨基酸的吊瓶,觉得身体累。

      在新浪发起的微话题调查中,截至昨晚10时,有11163票表示不支持此行为;有1248票支持,认为高考很重要。

      大部分网友对氨基酸的效果表示质疑,称打氨基酸吊瓶还不如吃一块肉。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补点氨基酸能量很正常,无须大惊小怪。

      -校方

      对媒体抛出“国家补贴”论

      孝感一中办公室夏主任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证实,图片上正在打吊瓶的是高三3班的同学,学生们打的吊瓶都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

      夏主任在接受上述媒体采访时还称,国家有规定,每年给高考学生10元钱的氨基酸补贴。学生若感到身体不适,可以申请到医务室打氨基酸。4日孝感天气不好,部分同学身体不舒服。随着高考临近,学校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高三学生到医务室打氨基酸。由于学生太多,导致学校医务室爆满。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学校就安排学生在教室内打氨基酸。

      昨天,前去孝感一中采访的当地媒体记者透露,高三3班吊瓶已不见踪影,学生们正在埋头考试。有高三学生说,毕业班的都打,10元钱一支,因为国家有补助,学生也可选择不打。“打氨基酸对我们学生有好处,高考压力很大,精神好一点,肯定考得好一点。”

       嗣后又说由学生交10元

      “网上吊瓶班的图片,确实是我们学校的。”昨天,孝感市一中监察室主任高平强坦承,高考前打氨基酸,多年前就很流行。上个月,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给学生打氨基酸,以增强体质、补充能量。

      高平强说,起初学校并没答应,但后来发现,学生外出打一瓶氨基酸要半天时间,耽误了课程。学校这才同意在学校里打,但必须是学生和家长自愿。学校还规定,注射一瓶500毫升的氨基酸,学生只出10元,超出部分由学校承担。这种说法,与此前夏主任所言有异。

      高平强说,高三年级20个毕业班都有学生打氨基酸,一个50—60人的班,打的学生近一半。

      打氨基酸,对学生是不是有用?高平强认为,首先是没坏处,其次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因为备考学生的精神都比较紧张,所以缓解学生心理,应该可以尝试。

      吊瓶班事件发生后,学校有没有打算叫停?对此,高平强说,“学校不会叫停,如果学生要打就打。”高平强认为,学校原本为高考学生做好事,又不是做了错事。

      -教育厅

      没听过氨基酸补贴

      对于“高考班集体打吊瓶复习”一事,昨晚,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说,他并未听说国家关于高考考生氨基酸补贴一事。教育厅相关部门对此事十分重视,将对校方声称的国家补贴政策进行核查,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

      对于高考前集体打吊瓶补充氨基酸的行为是否合适,该负责人称,值得商榷。

      -质疑

      背后或有利益关联

      北京某医院相关业内人士李景仁认为,用氨基酸补身体纯粹是骗人的把戏,滥用氨基酸可能增加人体生理负担,造成人体负氮平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他认为,国家不可能对高考学生有如此“补贴”。

      李景仁说,一瓶氨基酸的价格应该在百元左右,他质疑要么是学校没常识,要么背后存在利益集团,才上演了这场闹剧。

      对此,昨天记者数次拨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夏主任的电话,都被对方直接挂断。记者发送短信求证,对方也未回复。

      -专家

      教室内输液易感染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原海军总医院药剂科主任孙忠实教授表示,这种做法有点过分,且存在很大风险。

      孙忠实说,抛开其他不说,在教室内边上自习边输液,输液过程中很容易污染,可能给学生带来感染的风险;其次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部分学生可能会有输液反应,比如头晕、恶心等。

      据孙忠实介绍,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又各分为很多种类。人们补充氨基酸最好的途径应该是口服,通过正常饮食来调节,若正常人不缺乏氨基酸根本不需补充,即使缺乏,每个人所需种类也是不同的。

      “氨基酸能够增强记忆力,对考试是否有益还需打一个问号。”孙忠实说,孝感一中的做法令人担忧,完全没必要甚至“有点过分”。

      据本报记者苏晓明《武汉晚报》报道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高三出现“最刻苦吊瓶班”引争议 学生称是自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好声音,简单一点更好
    女医生“害羞拒治”与男医生“摸胸”
    温州公务接待“减肥”每人每餐不超60元仅限市内
    山东原副省长黄胜权钱色交易内幕 权力寻租到...
    北大校长回乡为母亲祝寿 长跪膝前痛哭引热议(...
    十八大代表的基层草根新面孔:农民工走上政治...
    广西桂林一公园再爆雷人营销:女性穿短裙可半价...
    河南洛阳国税局公务员入室打人视频曝光(图)
    国航道歉不妨学学谢娜下跪
    媒体称安徽芜湖多名土地违法官员背处分受重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部分本科一批院校招生有...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第一...
    内蒙古部分院校降低数学分数招生
    央企与内蒙古政府打造 “塞北第一车展”
    内蒙古政府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23日起网报
    草原盛会“那达慕”
    兴安盟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刘振才被双开
    传销成"西部扶贫直销工程"被骗大学生自曝传销...
    贺国强在内蒙古考察
    中蒙俄国际汽车穿越拉力赛在二连浩特举行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