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考"时间错乱"如何究责? 很难认定是否玩忽职守
    内蒙古新闻网    12-06-13 09:09    打印本页    来源: 央视《新闻1+1》
      6月7日,广元市广元中学第13考场就出现了这不可思议的意外,根据官方通报的调查结果,当天上午10点30分,第13考试监考教师看到挂钟时,挂钟时间与其所戴手表时间一致,当11点15分考点广播提示,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请注意掌握时间时,此时考场挂钟为10点58分,走时慢了17分钟,监考老师立即进行说明,提示考生抓紧时间答题,所有考生继续答题至考试结束。

     

      韩玉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从法律规定来看,很难认定他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因为玩忽职守罪属于我们刑法所规定的渎职犯罪当中的一种,渎职犯罪本身来讲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亵渎了自己的职务所犯的一种罪行。在高考考场当中的工作人员本身属于学校的员工,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认为他这种行为确实具有玩忽职守的性质,所以应该在行政上做出处分,同时如果有的考生确实因此而使自己的高考成绩受到了影响,他可以向这个人,包括向这个学校、这个考点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主持人:

      显然如果用法律的角度去惩处,恐怕有一些刚才法学专家所说的不好认定这方面的一些事情,民事赔偿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恐怕看完这个新闻的时候都会思考怎么办?比如说从事情的处置方法来说可能有这样几个选择:

      第一,无需补救,这就有点太强硬了,毕竟上千名的孩子多多少少一分、两分、三分、四分受应该,可能是肯定的,无需补救,我们怎么去向这些孩子解释呢?

      第二,启动备用卷,再次考试。起码到现在为止,今天已经是6月12日晚上接近10点钟了,还没有启动备用卷,再次考试,离高考结束也已经过去了几天的时间,孩子们的心已经散了、已经落下了,并且产生了另外的一些焦虑。我们做个假设,即便明天启动备用卷,再次考试,那会是一个真实的结果吗?有的原来不错的可能会降下来,原来可能有其他的选择,遇到这个考卷又合适,可能分又上去,它又制造了一种新的不公平。

      第三,给所有的受害考生统一加分,加多少呢?如果加少了他们会觉冤,加多了其他1000名之外的考生又感受到了另外的一种不公平,所以这真是一个三难甚至四难的选择。

      接下来不妨把这个难题抛给一位专家,听听他的意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施进军。施先生,您好。

      施进军:

      你好。

      主持人:

      在这三种方法里您倾向于哪一种?

      施进军:

      确实很难选择,第一种和第三种,我个人感觉都比较难于实施。第二种,这一情况出现毫无疑问责任在组织方,可以参照相关的规定,如果达到标准,我认为就应该立即要启动重考程序。

      主持人:

      但是又过去几天了,孩子们的心也有点散了,这是不是其实也很难?

      施进军:

      要启动重考程序,应该有一个公示,应该会给孩子们一个重新准备的机会.

      主持人:

      当然,这都代表的是我们个人的意见,究竟怎么样,不管怎么说,希望有关方面尽早给这1000多名孩子和他们家庭,以及所有关注这个事情的人一个交待。

      接下来继续关注,其实无论从湖南还是四川,全国各地对这次高考的准备可以说非常非常认真,但是事儿还是会出了。

      (播放短片)

      解说:

      “2012年全国高考即将举行,我市狠抓备考各环节工作,确保高考万无一失。”这是5月30日发布在广元市教育局官方网站上的一条消息,对于如何确保高考万无一失,广元教育局明确要求,“印发考试保密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制度,对县区有关人员进行了考试工作培训,签订国家考试工作目标责任书。”

      同样在6月7日,也就是广元市24653名高考考生走进考场的同一天,该网站发布的消息再次强调,“高考前夕,市招委还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对高考备考、安全保密、标准化考点运行、考风考纪培训及教育等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引用了广元中学考点学生的话鼓励考生,“十年寒窗就此一搏,希望所有高三学子都能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迎接这一次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然而,就是在广元中学考点,一个考场在高考第一天就出现了考场时钟比实际时间慢了半个小时或者17分钟的情况。

      视线转移,在发生提早收卷事件的湖南洞口,6月4日,该县教育局网站也同样发布消息,“要求各考点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考务人员培训到位,设备维护到位,责任分解到位,应急预案到位,为广大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根据《法制日报》的报道说,6月4日,洞口县副县长吴中华还曾深入多个高考考点检查高考准备工作。有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吴副县长在检查中还特意嘱咐考点工作人员校准计时时钟,以免出错。

      收卷提前了4分48秒,涉及考生1000多人,而当媒体都在关注着这一事件的进展时,我们也发现,钟表失灵的意外在今年高考中并非个例。

      主持人:

      说句实话,面对每年900多万考生这样一个庞大的高考来说,不出任何事几乎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应该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比如像作弊这种事情年年出,但是年年抓,现在的确这个事情越来越少。但是最好别出很多很弱智,基本方面让大家啼笑皆非的一些事情。

      针对不管是湖南还是四川广元考试中出现的时间问题的时候,最惊讶的是为什么没有纠错机制呢?之前有很多文字上的备案、应急条例等等,拿到现实当中一操作就发现漏洞百出,其实不止高考,全国很多应急预案都只是文本上的预案,在实际操作当中漏洞很大。比如说可以做这样几个假设,提前要收卷了,为什么没有纠错机制?老师手里的表在干嘛?一个考场里有两个监考老师,如果表慢了他们为什么不隔一段时间有一个校正的功能,统一都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所以的确觉得真是不应该。

      接下来还是把这个问题抛给施先生。今年高考可以说史上最严了,防了这个、防了那个,但是按了葫芦起了瓢,您怎么看待新出现的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事,背后人的因素又该怎么去面对?

      施进军:

      无论如何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除了我们要加强考务培训之外,应该要出台具体的细则或者实施方案,要更细一些,可以公开征求意见。因为高考结束了,还有中考,还有更多的国家考试,这些都是不能有意外的,所以我认为这个细则或者方案必须要尽快来调研,将来要实施。

      主持人:

      施先生,您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到细则的时候,大家已经好像把注意力都盯到作弊上了,但是却陆续出现这种时间错乱,甚至钟表慢了等等这样一个低水平的错误?

      施进军:

      因为我们之前设计的最严格的考试,像高考这样,主要是对考生而言的,对于高考命题、保密、考试、录取等等这样环节的监督和安全保障,应该说还有待于持续重视和改进。

      主持人:

      您刚才特别提到了这样的细则出来了之后也应该征求公众意见对吧?

      施进军:

      对,这个很重要。因为很多实际操作的老师,他们有很多意见可以提供给细则的制定者,让他们来参考,这很重要。

      主持人:

      非常感谢施先生说的看法。

      今年的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严到什么地步?拿北京做一个例子,这一系列的数字可以给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北京今年的高考,出动了1.7万警力,一共17条公交线路要甩站,救护车106辆,还有4000余名城管执法人员,对高考多重视,已经启用了城管。还有16辆应急发电车,最后99%家长都是送考。难怪考试当天,澳大利亚的中学生来参观的时候,一见家长的阵势,一见北京全社会动员的阵势,澳大利亚高中的学生都已经懵了,这么严重,在我们那一年两次考试,没有家长送,就跟平常的考试差不多。

      这就涉及到了《河南商报》评论员王攀所说的,“越怕出事往往越出事。高考的神经绷得太紧了:高三吊瓶班、警车带路、爱心送考,甚至烧香拜佛;学生、家长、学校,媒体,甚至全社会,都紧张兮兮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出意外才意外呢。”

      再看历史作家“十年砍柴”说的,“川湘两省在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中,竟然出现重大计时错误。这说明,人不尽责,用先进钟表计时,还不如负责任的古人看日晷算时间。”

      是的,这就是今天节目要说的最关键的地方。在广元出现表慢了,后来很快就把那个表送去有关机构进行鉴定了。其实表出现问题可能是电池出现问题了,可能机械故障出现问题了,但是最后能去追究这个表的责任吗?归根到底是人的责任,只有当人是尽心尽责,并且将心比心,以考生、家长这样一种爱和情去做这件事情,才不会出问题。所以不管是湖南还是广元,都给我们敲响了这样的一个警钟,一定要让人的情感真正充满了爱。

    前一页 [1] [2]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四川广元回应"考场时钟慢半小时":挂钟仅作参考
      ·网曝四川高考一考场时钟慢半小时 老师称这就是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好声音,简单一点更好
    女医生“害羞拒治”与男医生“摸胸”
    温州公务接待“减肥”每人每餐不超60元仅限市内
    山东原副省长黄胜权钱色交易内幕 权力寻租到...
    北大校长回乡为母亲祝寿 长跪膝前痛哭引热议(...
    十八大代表的基层草根新面孔:农民工走上政治...
    广西桂林一公园再爆雷人营销:女性穿短裙可半价...
    河南洛阳国税局公务员入室打人视频曝光(图)
    国航道歉不妨学学谢娜下跪
    媒体称安徽芜湖多名土地违法官员背处分受重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部分本科一批院校招生有...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第一...
    内蒙古部分院校降低数学分数招生
    央企与内蒙古政府打造 “塞北第一车展”
    内蒙古政府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23日起网报
    草原盛会“那达慕”
    兴安盟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刘振才被双开
    传销成"西部扶贫直销工程"被骗大学生自曝传销...
    贺国强在内蒙古考察
    中蒙俄国际汽车穿越拉力赛在二连浩特举行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