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上海教师侵犯男学生被免职解聘 专家呼吁司法介入
    内蒙古新闻网    12-06-29 09:2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7日,有网友发布的一则教师侵犯学生的微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原文写道:张大同,华东师大二附中物理教师。张曾多次以“检查身体”为由,对男性在校中学生做出有违师德的举动。作为当年的受害者和知情人,我们决定不再沉默,实名向公众证实此事。

      今日(28日)下午,针对网络上曝出的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教师侵犯男性学生一事,该校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原副校长张大同因有违师德的行为,被免职解聘。教育专家表示,仅有行政处理还不够,呼吁司法介入。

      27日,有网友发布的一则教师侵犯学生的微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微博原文写道:张大同,华东师大二附中物理教师。张曾多次以“检查身体”为由,对男性在校中学生做出有违师德的举动。作为当年的受害者和知情人,我们决定不再沉默,实名向公众证实此事。

      该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关注。截止今日下午16时,转发已近3万次。在其评论中,有多位网友站出对该教师进行实名举报。

      该名网友今日凌晨再发微博称,我们无心炒作,只是想把压在心头多年的事真实地讲出来,暂时没有要与任何媒体联系的打算。我们已和校方有联系,校方很积极地表示会调查并妥善处理。如同我们已经提到的,我们对母校是很有感情的。

      有网友用实名评论称,我曾是一名受害者。不再沉默,是一种决绝,直面成长道路上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不再沉默,是一种坦然,笑对异样的眼光和纷纷议论;不再沉默,是一种坚持,希望下一代能得到我们当初未曾有的保护;不再沉默,是一种信念,勇气和良知终将是和谐社会的主流。

      另一名同样实名留言的网友说,我是受害者之一。此事是高中阶段一件让我十分羞愧困扰的事件。十五年后,已经对此事件逐渐淡然。但当目睹自己孩子逐渐入学,以及社会上不断出现有违师德的新闻,让我意识到此类问题不因我的淡然而逐渐消失。在此,我希望通过打破沉默,引起校方乃至全社会对此类问题的重视。

      还有一位留下实名的网友表示,当年无知,选择沉默。而今身为人父,想想我儿子如果和我当年经历一样,那种愤怒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为附中7年感到骄傲,但希望此事能得到校方和社会重视,不要让我们的师弟师妹们和下一代受害了。

      今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官方微博回应称,华东师大二附中原副校长张大同,因有违师德的行为,经研究予以免职解聘,同时提请华二民办初中董事会免去张大同兼任的校长职务。

      记者致电华师大二附中了解有关情况,校务办一位负责人告知,对张大同的处理措施已在微博上公布,如有进一步消息将会继续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事件不仅有违师德,而且违反了法律。他说,从目前学生检举的事实来看,实际上对学生进行了猥亵,骚扰,或者是性侵犯,所以应该按照法律对其处理。

      熊丙奇表示,现在学校解聘了该教师,这是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理。然而仅仅对其行政处理是不够的,还应该由司法机构进行处理。“司法机构必须介入调查,如果没有司法介入,这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纵容。”

      近些年,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事件屡有发生。熊丙奇指出,这些事件处理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内部私了,或者是仅限于行政处理,要么免职,要么调离岗位,很少看到司法介入。而这种事情要得到严肃处理,要杜绝这类现象发生,因为这不是靠师德就能解决的问题。

      熊丙奇认为,现在学校中出现的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跟学校没有坚持依法治校有关。“要加强依法治校,按照学校的归学校,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尊重教育规律同时保证学生权益。”

      此外,他还建议对加强学生公民教育。“现在的教育中很缺乏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的缺失就会导致不知道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也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当其权利被侵犯后,就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记者吴博)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上海名师涉性侵多名男生当事人沉默15年后爆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好声音,简单一点更好
    女医生“害羞拒治”与男医生“摸胸”
    温州公务接待“减肥”每人每餐不超60元仅限市内
    山东原副省长黄胜权钱色交易内幕 权力寻租到...
    北大校长回乡为母亲祝寿 长跪膝前痛哭引热议(...
    十八大代表的基层草根新面孔:农民工走上政治...
    广西桂林一公园再爆雷人营销:女性穿短裙可半价...
    河南洛阳国税局公务员入室打人视频曝光(图)
    国航道歉不妨学学谢娜下跪
    媒体称安徽芜湖多名土地违法官员背处分受重用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部分本科一批院校招生有...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第一...
    内蒙古部分院校降低数学分数招生
    央企与内蒙古政府打造 “塞北第一车展”
    内蒙古政府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23日起网报
    草原盛会“那达慕”
    兴安盟人大工委原副主任刘振才被双开
    传销成"西部扶贫直销工程"被骗大学生自曝传销...
    贺国强在内蒙古考察
    中蒙俄国际汽车穿越拉力赛在二连浩特举行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