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今麦郎酸价超标门大逆转 检测机构自称资质不全
    内蒙古新闻网    12-07-27 10:06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今麦郎酸价超标事件惊现大逆转。昨天,最早做出“今麦郎方便面酸价超标”结论的三门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声明,称自身“检测资质认证不全”,此前出具的检测报告无效并收回。今麦郎公司表示,此次风波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公司会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并要求得到合理解决。

      -事件进展

      出具报告单位资质不全

      昨天,今麦郎公司给记者转发了三门峡疾控中心当天发布的声明。声明称:“我中心受三门峡市工商局委托送检的由山西运城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今麦郎今野拉面香辣牛肉面、今野拉面(老坛酸菜牛肉面)、一元王香辣牛肉面三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因我中心方便面酸价指标检测资质认证不全,以上三份检测报告收回,声明无效。并向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的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表示道歉。”

      此前,河南省工商局通过官网公布了三门峡疾控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称今麦郎多批次产品被检测出酸价超标。不过,今麦郎7月23日公告称,公司委托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检测显示,被指酸价超标的产品合格。

      -再生疑窦

      为何只收回今麦郎报告

      记者昨天注意到,三门峡疾控中心此前出具的那份报告已从河南省工商局官网上消失。记者查阅之前保存过的报告发现,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除了今麦郎的三款产品酸价超标之外,中国闽中有机食品(新加坡)有限公司一个批次的闽中红烧牛肉面也是酸价超标。按理说,既然三门峡疾控中心承认自己“方便面酸价指标检测资质认证不全”,就应该收回包括闽中红烧牛肉面检测报告在内的四份检测报告,为何单单收回今麦郎的三份检测报告,而不收回对闽中红烧牛肉面的检测报告?明知自己资质不全,为何当初敢于受托检测并出具报告?

      记者昨天致电三门峡疾控中心负责人,但对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今麦郎为损失寻求说法

      今麦郎总裁助理侯兴福昨天告诉记者,公司在此次风波中损失巨大,目前还没有起诉工商部门的打算,但会依照相关程序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并要求得到合理解决,之前下架的产品也将恢复上架。

      “企业的产品质量需要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乃至全社会的监督,而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也要有理有据、规范操作。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今麦郎公司在昨天发给记者的一份文字说明中如是表示。

      三门峡工商局回避采访

      实际上,今麦郎公司此前就对三门峡疾控中心是否有检测方便面产品的资质提出过质疑。在今麦郎公司7月23日发布了与三门峡疾控中心截然相反的检测报告之后,本报记者便向三门峡工商局宣教科寻求该局的说法。当时,该科室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称:“我们是依法组织开展的流通环节抽样检测,没有资质我们怎么会随便送检呢?这是最起码的工作程序。”

      如今,三门峡疾控中心收回了检测报告,三门峡工商局又会对此做何解释?记者昨天再次致电三门峡工商局宣教科,但电话每次接通后都无人应答,随后转为接收传真的信号。三门峡工商局一位雷姓副局长也一直不接听记者的电话。

      专家建议慎重对待检测

      就此次今麦郎酸价超标事件,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昨天对食品检测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检测机构要真正成为第三方机构,不隶属于某个部门或者企业,这样才能做到独立公正;二是政府部门要规范发布程序,及时与受检企业沟通,查找问题;三是企业应该更快地行动,申请复检或及时对产品进行处理;最后,媒体及其他社会部门也应更加谨慎、公正地对待此类问题。

      “发布产品检测结果对企业、市场、消费者的影响很大,所以相关部门对产品检测结果的发布一定要慎重。”董金狮称。 本报记者胡笑红图/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赵泽)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今麦郎酸价超标方便面被召回或因棕榈油反复用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央气象台暴雨预警:北方7省市区有大到暴雨
    31个省选出1556名十八大代表 女性422人
    女医生“害羞拒治”与男医生“摸胸”
    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 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大到暴雨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华北东北将遭遇新...
    北京遭暴雨袭击 地铁站阶梯淹成“瀑布”(高清...
    肖杰当选三沙市第一任市长
    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 已致10人遇难
    “我不合格,但我安全”,您信吗
    一场暴雨引发的自救话题——北京市民热议车内...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呼和浩特遭遇持续大雨 青城一夜之间变“水城”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马明为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一女子从7楼坠下奇迹生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职名单
    包头一七旬老汉卫生服务站输液时猝死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三...
    巴特尔等陪同陈奎元在呼伦贝尔市和满洲里市调研
    近期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两次降雨天气
    马明在公安机关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电视电话...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