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微信
    微博
    Qzone
    国务院安委会:对延安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查到底
    内蒙古新闻网    12-08-29 08:58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8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交通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精神,通报“8·26”陕西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中新网8月28日电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28日要求,国务院“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要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调查处理,严厉责任追究,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并公开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

      8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交通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通报“8·26”陕西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依法依规严肃事故查处,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交通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和交通安全监管执法责任,严格抓好相关法规制度和措施落实,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会议指出,近年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共同努力,道路交通事故逐步下降,“十一五”期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年均减少约1万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减少6700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3%和16.7%。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今年以来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8起,同比增加4起,其中8月下旬以来连续发生3起,特别是8月26日发生的陕西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教训非常沉痛、损失非常惨重、影响非常恶劣,暴露出《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没有落实到位,交通运输企业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运输、车辆安全标准不达标、防止疲劳驾驶等制度不落实、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法规制度落实。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对今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强调要狠抓路面管控措施的落实,严把客运车辆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对7座以上客车、校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实行“六必查”,特别是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要实施24小时勤务。严格落实货车管理措施,严查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夜间客运车辆行驶速度要不超过白天限速的80%。强化长途客运班线监管,严防驾驶人疲劳驾驶。向大型客货运输企业和危险品运输企业派驻民警,在每个市、县支、大队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并通过110、122报警平台和公安微博,举报重点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化对运输企业和驾驶人的监管。同时,要狠抓隐患排查措施的落实,迅速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整治。对于超速50%以上、情节严重的驾驶人,一律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超速20%以上的客运车辆驾驶人,一律处罚后通报企业解除聘用。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要求交通运输系统要全力以赴做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并加强桥梁、水上安全隐患排查。要切实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坚决杜绝长途客运驾驶员疲劳驾驶,要合理安排班次,严格落实驾驶员停车换人、落地休息、10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必须建立中途休息点制度,深入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整治。建立交通运输、公安交通部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严格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监管。要制定实施《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和动态监管,严格营运车辆准入、综合性能检测,深化“安全带—生命带”专项行动。要继续加强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治理,坚决制止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超限超载车辆上路、上桥。同时要严格渡运船舶安全监管,加强监控、巡查和交通疏导,确保渡运安全。

      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国务院“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要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调查处理,严厉责任追究,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并公开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要坚持“一车出事故、万车受教育”,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密切配合,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交通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安全准入审核把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长途客运和旅游包车管理、长途客运驾驶员停车换人及落地休息和驾驶时间控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驾驶人培训考核管理、车辆安全性能及运行监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保障、交通安全执法、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情况,要突出事故多发地区和单位,扎实深入、不走过场,切实发现和解决问题。

      杨栋梁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党委重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管好辖区内的企业、车辆和人员,同时对外来车辆依法依规加强监管。要以道路交通安全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要继续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及冶金、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风险预控管理,调动各方面力量,抓好措施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通过不懈努力,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责任编辑 赵文萃]
    相关新闻
      · 陕西延安公布"8.26"特大交通事故善后处理联系电话
      · 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致36人亡:20名遇难者名单公布
      · 别让卧铺客车成为“行走的坟墓”
      · 延安特大交通事故加紧善后调查 伤者仍接受治疗
      · 警醒:一天两起重大交通事故吞噬48条生命
      · 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致36死 国务院成立调查组
      · 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已造成36人死亡
      · 延安特大交通事故清理出28具尸体 死亡人数正核实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43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原浙江省临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竑接受监...
    估价22亿元 河南省许昌市加快棚户区改造
    习近平: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追忆厦门六中教师高至凡:凡星永不落,天籁唱初心
    原临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竑接受监察调查
    美国代顿市枪击事件已致10死26伤
    北京世园会迎来“四川日”
    2019年7月中央及地方党委人事任免一览
    人社部发布五类休假标准 快来看看你的假要如何休
    湖北鹤峰县躲避峡突发山洪造成12人死亡仍有1人...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三...
    内蒙古最新人事任命
    卓尔兴安盟通用机场集中开工仪式在阿尔山五岔...
    集宁夜色美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布小林主持召开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牧区现...
    探寻契丹辽文化遗存
    “站在草原望北京 全民起舞庆中华”健身广场舞...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锡林郭勒那达慕...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闻专题
    【专题】详解内蒙古“十三五”规划
    【专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专题】中国航天与内蒙古的不解之缘
    大国工匠 以“工匠精神”托起中国梦
    【专题】内蒙古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组织机构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18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