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政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信阳明港镇政府花3千万建豪华办公楼 规格超省部级
    内蒙古新闻网    12-09-04 17:00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豪华办公楼和漂亮的花园。

    偌大的办公室空空荡荡。

    信阳市发改委的批复。

      只有200多名工作人员的河南省信阳市明港镇政府,却投资数千万元,修建了一栋8000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不仅人均建筑面积和每平方综合造价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省部级党政机关的标准,而且该项目在建筑面积和投资总额上也远远超出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

      信阳市明港镇位于该市最北部。近期,有群众反映:国家三令五申要求严格控制修建政府办公楼,但明港镇政府修建的豪华办公楼,仅书记镇长的办公室面积就近200平方米,还有一部专用电梯供书记镇长用,在当地乡镇中很是气派。

      近日,记者来到明港镇进行了实地采访。该镇新建的办公楼在镇区的最南端,107国道从旁边穿过。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栋开放式的办公楼,共10层,外墙面镶嵌着银白色、浅蓝色的墙面砖。作为当地乡镇一级政府的办公楼,看上去足够气派。办公楼的前面,是一个占地约10多亩的花园,里面栽种着花草以及一些名贵的树种。花园四周,环绕着一条人工打造的小溪流。

      通过大门口一串高高的台阶,记者进入了这栋投入使用不久的办公楼。一进门,是一个两层高的大门厅,墙壁雪白,四周摆放着一些盆栽植物,看上去整洁气派。记者随机进入二楼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发现这间七八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共放了六张办公桌。由于房间太过宽敞,看上去反倒显得有些空旷。“我们这里的办公室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镇长书记的办公室更大。”看到记者诧异的表情,一名工作人员说。

      随后,明港镇政府项目办的郑主任向记者介绍了情况。郑主任说,这栋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另据介绍,明港镇机构改革后行政编制40人左右,几个中心事业编制70人左右,工业小区事业编制40多人,城管财政半供60多人,一共是200多人使用。

      采访中,郑主任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信阳市发改委《关于补办明港镇综合办公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信发改投资(2008)662号文件)。这份批复称,“明港镇办公用房破旧,已成危房,同意你委信平发改上报的(2007)80号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新办公楼“总建筑面积控制在6464平方米以内,项目总投资控制在960万元内,资金来源为自筹。”

      来自信阳市平桥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的消息称,明港镇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为5337万元,2011年全年财政收入为8260万元。而据《信阳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该镇的财政收入为2002.5万元。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来建办公楼,可见明港镇政府建办公楼的魄力之足、决心之大。

      至于该项目是否经过招投标,郑主任提供不出任何手续。

      国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规定,省部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标准为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26—30,使用面积为16-19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400人时,应取下限;县级行政机关编制定员平均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使用面积10-12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100人,应取下限。

      另根据国家《党政机关办公楼工程造价标准》的规定,党政机关办公楼单位综合造价(不含土地有关费用及市政配套建设费),省(部)级不得超过4000元/平方米,市(地)级不得超过3000元/平方米,县(处)级及以下单位不得超过2500元/平方米。在不超出上述限额的前提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党政机关办公楼单位综合造价标准。凡超出规定标准的,投资主管部门一律不得受理。除明显物价上涨以及国家政策性调整、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外,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一律不得突破和调整。

      明港镇政府的新办公大楼,无论是建筑面积,还是综合造价,不仅已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省部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标准,而且根据信发改投资(2008)662号文件来衡量,明港镇政府的新办公大楼的建筑面积和综合造价,也大大超出了信阳市发改委批复的标准。

      明港镇政府的超标办公楼是怎么顺利通过层层监管,建成并投入使用?记者采访中没有得到答案。“超前规划才是最大的节约。”采访中,该镇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这样说。(记者侯伟胜)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王志离红会赴传媒大学任职 红会:正常工作变动
    网友称陕西省安监局长不止有5块表 陕西省纪委...
    延安车祸“微笑门”已报组织 手表问题尽快回应
    国务院安委会:对延安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查到底
    国务院调查组:全面部署陕西延安特大道路交通事...
    延安特大交通事故初步认定系两驾驶员违法导致
    中国4年建6座摩天楼投资千亿 最高者已超迪拜塔...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防部:中国军队密切关注日方在钓鱼岛有关动向
    湖北吊瓶班责任人受严惩 无一学生考上重点大学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大追踪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续]目击者高勒勒:懂...
    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35名遇难者身份得到认定 ...
    呼运长途客车特大交通事故续:内蒙古方面承诺...
    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系2名驾驶员违法导致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首届体...
    内蒙古公安厅下发紧急通知:禁止客运车辆在凌...
    【走基层•阿拉善行】苍天圣地阿拉善
    【寻找最美内蒙古人】李勇开着着火车辆飞奔而去
    “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续:有5名遇难者家属...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网络媒体“走转改”——走进集通线
    “草原之星”首届知名网络媒体看呼铁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