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除拉萨外),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本地区年度新建商品性住房(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按照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最近一段时间,又将是各地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的时刻。二手房交易个税、二套房贷限购范围,新的调控政策又会如何推进?广东第一个接过“国五条”接力棒,率先撩开了地方细则的面纱。
(字幕提示:2013年3月26日新闻)
主持人:
那么就在昨天的晚些时候,广东省在全国范围之内率先发布了“国五条”的地方配套细则。
解说:
1376个字,这份被媒体公众称之为“粤五条”的通知,就发布在广东省政府网站上。而对于“国五条”中,充分发挥税收政策调节作用,二手房交易20%的个税如何执行的问题,“粤五条”里规定:严格执行国办发(2013)17号文关于出售自有住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规定。另外,对于如何坚决抑制投资、投机购房需求。细则条款中规定: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要及时采取住房限购等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而对于这一表述,也有人提出了疑问。
韩世同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到底谁来界定这个房价上涨过快呢,是由国家还是由省,还是由本地城市来界定,这个不太清晰。
解说:
从“国五条”3504个字到“粤五条”的1376个字,在其他城市都还没有动作前,作为首个地方楼市调控细则,广东发布的这份《通知》成为了这两天媒体、公众、中介、地产商、业内人士各方集中关注点评的焦点。
叶檀财经评论员:
紧扣“国五条”的要求,不功不过,没有推出自己特别创新的或者特别严厉的举措。
马光远财经专家:
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本身来看的话,都是一些原则上的要求,不是一些执行层面的一些东西。
宋丁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我个人认为,它对于中央“国五条”传达和落实的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
解说:
房地产市场大家永远能听到争议。广东之后,全国其他地方“国五条”细则何时出台?特别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具体内容,大家都在热烈讨论。
而更受关注的是北京版细则出台,北京市住建委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时间表。就在26日下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对常务副市长陈如桂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国五条”细则如何出台?
陈如桂广州市常务副市长:
至于调多少目标为合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市里有了方案,但是没有审定。
李小萌:
广东“国五条”的出台可以被看作是各地出台细则的一个序幕被拉开了,但是人们最关心的像这20%如何操作,限价的目标是什么,二套房贷如何收紧等等却看不到答案,人们也推测说这会不会成为各地效仿的一个范本。那么从媒体报道的标题上就可以看到大家的一个态度和担心,我们来看看媒体的标题,广东新国五条细则出台被评是复制粘贴国家细则;广东以重申、强调为主;为何广东新国五条细则又粗又戏,是戏说的戏还是游戏的戏;广东版国五条落地被指保大于压;广东版国五条温和落地;面包抢先出炉好看不好吃。那么关于这样的一个评论,我们就要来连线的是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先生,王先生,您好。
王珏林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您好。
李小萌:
您怎么看待广东出的细则不细的现象?
王珏林:
广东的细则实际上和中央区别不是太大,主要做的一些安排和部署。另外提出一些要求,但是可操作层面不是太大,因为什么呢?主要大家关注的是什么呢?20%的加税问题,还有将来提高首付和利率问题,因为这两个才是大家关心的,但是在广东出台的政策中体现不出来。
李小萌:
这是不是体现了地方政府在调控房价时候的一种矛盾的心理?
王珏林:
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说看一看、等一等,看别人或者等中央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要求,但是出的这个目的就是一次性地把可操作层面能够解决问题的拿到桌面上,这样的话,才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一个比较完善的一个政策。
李小萌:
您觉得这种等一等、看一看,对于公众、对于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珏林:
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政策就怕别的地儿、别的省市效仿,这一效仿以后,相当于我们整个调控的效果和调控当时的目的整个就达不到它的要求了,这是最担心的。
李小萌:
从“国五条”出台到地方出台细则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面人们也是有些无所适从,您觉得这个过渡期设定为一个月零十天,长不长?
王珏林:
确实挺长的,因为从市场的反映看,现在就是属于办证季中,各种办证季中已经显示这个时间过长,应该说我们政策应当不能除正常的时间,应该是多做些一些准备,预先做准备。另外要求要细致,这样缩短时间,现在影响市场是属于一种抢房、买房,是不是观望、在看,是吧,这种现象应该避免。
李小萌:
您又怎么看本来是调控房价的政策出台,但是一些地方因为二套房交易受限之后,新房的价格有回升的这种迹象,包括房租也在上涨,怎么看这种反差?
王珏林:
一个市场应当是一致的,虽然现在按照“国五条”的要求,它应当是全面的,一个是对于二手房要提高税的20%,另外对新房也有要求,比如提高首付,提高利率这方面,应该是统一要求的。现在大家,因为前段时间二手房市场比较好,所以都把眼光集中在二手房上,实际上国家要求的这次调控应当是全面地、每一个方面都应当考虑到,不仅仅是二手房。
李小萌:
好的,谢谢王教授的观点,谢谢您。
政策的过渡期可能是在所难免,需要一个沟通和调整的一个时间。但是它不能成为公众的一个焦虑期。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十年房价调控的一些政策是怎么样陆续出台的?这张图上这个曲线是这十年当中房价的一个走势,还是一个上升趋势的。在这中间我们看到了有数次的调控的政策:“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三条”、“国四条”、“国十条”、“国八条”、“国五条”等等,可能看到这个图,您第一反应是怎么越调这个房价还在涨?这自然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我们想说的是如何让这个过渡期的时候,人们能够不至于如此焦虑。其实像刚才交易大厅爆满、这种熬夜排队的现象,在以前的政策出台的时候都出现过类似的状况,何况房子都是动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交易,即便是一些只有几百元或者是几千块钱的小的算计,老百姓也是会算计的,毕竟是过日子嘛,我们继续来了解。
解说:
天然气4月份要大幅涨价,这个不是经官方发布而流传出来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地方的“抢气大战”。
记者:
干嘛呀?
兰州市民:
排队买气呢。
记者:
您是几点钟过来排队的?
兰州市民:
我是五点多,还有(凌晨)一点钟的呢。
兰州市民:
有的(凌晨)四点钟都来了。
兰州市民:
还有那个老汗一两点来的,有的拿的被子。
兰州市民:
有的都七十多岁了的人,你说排队的话,排三四个小时,确实太辛苦。
西安市民:
新闻不是昨天说今天要涨价吗?
西安市民:
我还坐了5站路才过来的。
西安市民:
买上1000方。
解说:
有人竟然一次性购买了3000方,够用十年左右,有的老人甚至带着速效救心丸来排队抢购,夸张的购买行为,导致了国家发改委昨天不得不出来辟谣。
(字幕提示:2013年3月27日新闻)
主持人:
昨天,发改委也在其官网上刊文表态,斥责“天热气价格上涨”的消息完全不实,纯熟无稽之谈。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如需调整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必须事先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否则不得调整。
解说:
一个不实传言,多地的火爆抢购,是民众对政策过敏吗?透过各地对于天然气的抢购,是否反映了百姓对于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敏感?而导致他们做出各种各样夸张的行为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政策制定如何有效引导民生关切?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事件。去年3月,听说油价要上调,不少车主都第一时间赶到加油站加油。
云南临沧车主:
正好就过来加一下,赶在零点之前。算一下,一车加满,加50升,也可以节省20多元钱。
解说:
从去年7月1日零点开始,广州市要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汽车限购,消息一出广州几乎所有的汽车4S店都在加班营业。
汽车4S店销售主管:
非常热闹。
记者:
有多少员工回来加班?
汽车4S店销售主管:
员工基本上都回来了,来了四五十批客户,签单的话估计有三十多个。
解说:
油价、气价、房价;卖房者、买房者、开发商,当政策制定越发敏感,越发更深程度地触动不同人群的利益时,政策实施的细则如何制定?政策落地前的过渡期如何安排?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透明以及正常的市场秩序?过去的这个3月,各地二手房交易市场出现的一系列现象,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李小萌:
自己准备要去购买的一件东西,知道很快要涨价了,那么提前去要把它买回来,这应该算是个体的一个理性行为,而当社会产生了从众心理都去提前购买的时候,其实成为一种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怎么样避免?人们的这种对于政策的敏感性和行动力非常强大,可是获得信息的渠道又相当有限,这样的反差如何去抹平它?
我们来连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教授,王教授,您好。王伟,您好。您怎么看待新旧政策在过渡的过程当中,人们产生这样的一个焦虑心理该如何避免这样的现象出现呢?
王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首先我觉得政策本身它就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的一种集中体现,所以一个政策出来以后,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公众有不同的反应,我觉得是一种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政策出来以后,和它原来的初衷发生比较大的差异和背离,那么这个政策就需要值得重视。其实我觉得作为“国五条”这样的政策,出台应该说它的大方向还是对的,但是这个政策要想使类似的政策,包括你刚才谈的油价也好或者其他的政策也好,要想使它出台要从政府方面首先要做的政府政策制定一定要有比较充足的这样一种准备,是吧,并且预测到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可能引起社会中间的正负两方面的这种影响,在这种肯定是要权衡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吧,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能够比较好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这个政策就是比较好的、比较的适时的。
李小萌:
您提到了“预测”两个字,怎么样提高一个政策的预见性,还有就是公众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当中的参与性,如何去提高?
王伟:
公众政策的参与性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些年来已经日益在加强,但是公众他是由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利益,因此一个政策要想代表全部公正的利益也是很难的,但是他要维护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多数人的这样一种利益。那么在制定这些利益的时候,实际上据我了解政府还是越来越认真,这些年来一直强调科学民主决策,而且决策中间在尽可能地征求一些公众的意见,这样对于政策的制定来讲,肯定就有所帮助,有所提高,能够使公众能够比较好地理解。
李小萌:
好,谢谢王伟教授的观点。
要想避免这种可预见的非理性出现,我们套用一句话:政策需要制定和实施,政策更需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制定和实施。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新闻1+1》,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