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牟碾轧事件——利益纠葛酿成惨剧?
    内蒙古新闻网    13-04-03 08:46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4月2日,记者来到河南省中牟县。站在姚家镇西春岗村事发地点,一片沙土薄地。此地距离郑州市区30多公里,交通便利,近年来这片薄地成了宝地,被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看中。弘亿公司是其中一家。

      围绕土地,企业与农民之间有着怎样的利益纠葛,最终酿成惨剧?

      弘亿公司老总——

      “95%以上农户都是主动找过来的”

      中牟碾轧农民致死事件大致情形较为清楚。由于没有谈妥土地流转的价钱,宋合义和合伙人宋长海阻拦开进承包地的铲车。铲车倒车的时候,宋合义推开宋长海,自己被压在车下。宋长海说,他对司机打招呼和摆手示意,车并没有停下。但27岁的肇事司机王某供述,他没有看到有人阻拦铲车,铲车倒车时,有视觉盲点。公安机关认定肇事司机过失致人死亡。

      而意外发生之前,是否存在强制征地,成为矛盾焦点。弘亿公司是否和宋合义等人达成协议,前后出现过两种说法。一是弘亿公司说和村干部达成了口头协议,但还未告知宋合义。一说和宋合义达成了口头协议,但还没签字。可以确认的是,铲车进地的时候,双方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合同。

      弘亿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的租金价格在每年每亩地700元或800元。前3年租金一次付清,3年后每年每亩按800斤小麦的国家当年指导价支付。他们所占土地是从附近3个行政村流转而来,他们认为给的这个流转价格已经不低了。

      弘亿公司计划流转土地2000亩左右,目前已流转1700亩,涉及几百户村民。当地的一份材料中提到“使用的流转土地均是村民与该公司自愿商定”。弘亿公司总经理王士成也说,流转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甚至是主动的基础上,“95%以上农户都是主动找过来的”。

      村民否认自愿——

      自种草莓,每亩每年赚1万元以上;租给弘亿,每亩每年得700元

      弘亿公司用地范围大致划定在姚家镇的3个村,西春岗、东春岗、老八庄。记者在这些地方随机进行了走访。受访村民不认可“双方自愿”一说,认为弘亿公司就是一家“强征公司”。

      在弘亿国际庄园西面路边,老八庄70多岁的赵姓老人说自家的几亩地被弘亿公司流转走了。过去村里种大蒜每亩地每年赚5000多元,种草莓的每亩地差的年景赚万元以上,好的时候每亩地赚3万元。因此村里多数人不愿意把地“流出去”,给弘亿每亩每年只得700元显然不划算。

      当地已经有10多年种植草莓的传统,很多人多年以种草莓为生。没有地以后,需要到弘亿公司大棚里租地种草莓。“每亩要给弘亿公司缴纳5000到6000元。”

      这笔账不难算,因此农民不愿将地“贱卖贱转”。赵姓老人说:“没有人挨家挨户问过我们的意见。都是村里用大喇叭一说,就算定了。钱通过村干部转交。”他家只拿到了前两年的1400元。

      西春岗村村头几位村民同样不认可弘亿公司“自愿流转”的说法。他们说,沙土地多浇几遍水,草莓可以长得很好。他们更希望自己种草莓。“公司这样搞流转,不仅没给农民带来好处,反而像是当地一个祸害。”

      一位戴蓝帽的老人说,公司每亩补七八百元,买粮食都不够吃。他们一家7口,只剩3亩地,需要买粮买菜。他说,公司没有与他个人签合同,租金是由村干部发放的。

      西春岗村有位老人坚持不向弘亿公司流转土地,他的地位于弘亿公司观光农业项目附近,是退耕还林的林地,树中间套种一些小麦。他去浇地的时候被厂里发现,工人就用挖掘机在林地四周道路上挖大坑,推了机井,让车过不去,地浇不成。他说:“现在不能进去种庄稼了。我就让它长树、长草,也不征给公司。”

      部分村民怀疑——

      弘亿公司大棚长草,是套取国家补助?

      西春岗村有村民补充了一个细节,他们发现弘亿公司的大棚经常是今年搭好明年拆,竹的搭一遍,钢的再搭一遍,年年过验收。他们怀疑这是在套取国家补助。因为他们看见有的大棚里长的是草。

      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是猜测。从西春岗村一直向北,宋合义出事地点西面,就是弘亿公司的一大片大棚。记者以游客身份进入,在迎面的大棚里,看到草莓被种植在胶制花盆内,一盆一盆摆得很满,到第三个棚,草莓减少到半棚。记者走到第五个蓝色大棚,竟然是座空棚。比起村民种满作物的简易塑料大棚,这些大棚空闲的情况有些奇怪。再向后,是彩色蒙古包,占用的也是农地。保安介绍里面是空的,将来准备做“海洋世界”等旅游项目。

      弘亿公司这片园区向南,是村民自建的大棚。一位烧柴做饭的大爷说,国家对农业项目扶持力度很大,他家竹子搭的大棚每座就补助5000元,弘亿公司那种补得更多。

      (应村民要求,文中所采访村民均隐去姓名)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彭丽媛出访所穿服装设计师23岁时即获国际大奖
    彭丽媛参观德班音乐学校 就音乐教育问题同师生...
    彭丽媛的中式风
    彭丽媛着装国货范儿足 本土品牌憧憬借力翻身
    彭丽媛:让世界领略中国之美
    "神十"从京启程赴酒泉发射中心 6月至8月择机发射
    最年轻中央候补委员刘剑任哈密地委书记
    外交部:中方对越渔船采取行动是必要且正当的
    习近平夫人出访礼单曝光 含蜀绣国产珍珠
    二手房将征20%个税催热楼市 92岁老人排队过户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政府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兴安盟原副盟长赵云翔一审被判无期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一次...
    自治区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召开
    打井抗旱
    内蒙古将专项清理官员“化名”身份证和因私护照
    居延海迎来首批北迁候鸟
    王君:少吃一桌饭 多盖一间房 勤俭办事省钱做...
    内蒙古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工作正式...
    杨坤1/32全国巡回演唱会即将收官 32郎家乡开唱
    新闻专题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第三届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