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淮河支流沿岸癌症高发 沈丘县1年癌症死2千人
    内蒙古新闻网    13-06-28 09:1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6月3日,沙颍河上的渡船。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周岗峰

    6月3日,颍上县沙颍河,漂在水面上的死鱼。

    6月4日,安徽颍上县新集镇下湾村。刘永凯站在妻子坟前。

    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

      淮河水殇沈丘县一年癌症死亡两千人

      沿河区域多癌症村,个别区域癌死亡率高于离河较远区四五倍;研究首次证实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直接关系

      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数字版出版,这是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

      过去十多年中,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多发“癌症村”。更早之前,在粗放追求GDP的年代,淮河及其支流被大小工厂污染。村民们的水井越打越深。不过死亡还在增加。

      污染和癌症高发引起国家重视,沿淮河流域沿河工厂被治理,目前水质已得到改善。专家介绍,尽管如此,癌症发病率的正常回归,起码还需10年。专家亦指出,对水环境的治理应更加强化,以降低污染带给人体健康的风险。

      从西而来的沙颍河,在安徽省颍上县新集镇北部绕了个弯儿,形成一片肥沃的小沙洲。

      沙洲南岸的下湾村,距河百米远。

      2013年6月4日,中午,麦收时节。几台小麦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后,大大小小的土包蓦然浮现,瘤一样穿插在平整的土地上。

      走近一看,全是坟。

      烈日下,下湾村东队队长刘永凯站在麦地里,“这个是张元春,肝癌,那个是王超祥,食道癌……”他抬手指着这个那个的土包。

      刘永凯今年69岁,当过40多年的农村赤脚医生,下湾村每有癌症病人去世,都会请他来敛尸。“癌症病人走的时候很痛苦,比较难看,家属们自己不忍看,就叫我敛尸。”

      刘永凯说,村民平时很少去医院体检,一旦身体有了毛病,到医院一查,基本都是癌症晚期,“活不过三个月。”每年,他起码要去火葬场七八趟。

      十余年来,这个不足1000人的村落,近200名村民被检查出胃癌、肝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陆续去世。目前三分之一的村民患有肝炎。

      坟群越来越大,越来越长,像新筑的一道堤坝,把下湾村围挡在沙颍河边。

      历时近8年的研究后,对于淮河支流沿岸地区的肿瘤高发,国家疾控中心研究团队得出结论,“初步确定该地区恶性肿瘤高发与水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

      变质的河流

      近20年间,清澈的沙颍河变成了黑臭的水。小镇居民打河水饮用的日子远去

      沙颍河南岸的河堤上,一排排高大的杨树耸立。

      6月4日中午,在马路上晒了一上午麦子的刘永凯和村民苑洪亮走向河堤,坐在盛小麦的布袋上,休息纳凉。

      河堤下,静静的沙颍河几乎看不出在流淌。苑洪亮注视着墨绿色的河水,一艘运沙的拖船发出呜呜的声响,从他眼前驶过。

      今年76岁的苑洪亮,曾是沙颍河上的一名老纤夫,以河维生了一辈子。

      上世纪50年代,沙颍河上商船往复,上游的粮食运往蚌埠、南京等地,日用品从下游运到上游。

      彼时,商船是帆船,船主会雇佣一名或几名纤夫拉船。家贫,苑洪亮从15岁开始就当了纤夫。

      商船经常在新集附近停歇,周边村民摆摊卖茶食,久之形成新集镇。沙颍河渐渐成为新集镇人赖以维生的“口粮田”。

      整个小镇的饮用水,也完全取自沙颍河河道。

      苑洪亮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用木桶从河里打水饮用。有钱的富户人家,会划着小船,到河心取水……

      苑洪亮沉浸在回忆里,风吹过河堤,夹带着腥臭的味道。

      “昨天上游来了坏水,味今天还没散。”苑洪亮说。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地方政府重视经济效益,各种制革厂、造纸厂、玻璃厂、化肥厂纷纷出现在沙颍河两岸。大量的污水直排入河。

      “当时全国以经济发展为重点,政府对环保还没有足够重视。”颍上县环保局纪检组长江明(化名)说。1982年,国务院新成立的环境保护局,仍只是建设部的下属机构,而在地方区县,甚至没有专门的环保部门。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清澈的沙颍河变成黑臭水。新集镇的各家各户,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打七八米深的压水井。

      源于河南伏牛山区、流经豫皖两地的沙颍河,只是淮河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淮河受污染的支流,远不止沙颍河,奎濉河、涡河等其他区域,同样被污水侵蚀。

      90年代,沙颍河的上游,河南沈丘县石槽乡孙营村的李志军看到,散发恶臭的黑水甚至熏死了两岸的草木。而不出半个月,这些劣五类黑臭水就会流到下游刘永凯所在的下湾村。

      迟到的治污

      下游居民饮用经处理的淮河水后,恶心、腹泻,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54天,导致百万民众饮水告急

      1990年,刘永凯50岁的二弟被诊断出肝癌,没过多久便死去。癌症对于村民是个新事物,村民碰到刘永凯的家人,远远地躲着走,认为癌症会传染。

      此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发病死亡,下湾村开始恐慌,也逐渐怀疑与饮用沙颍河水有关。

      刘永凯从压水井里取的水,呈现五颜六色,一开始是蓝色,澄清一个小时,变成黄色。

      而在安徽宿州埇桥区的杨庄乡伊桥村,源于江苏徐州的奎河流经这里,村民郭良心取井水洗土豆和藕,水很快会变成蓝色。

      但对于村民来说,“不吃这样的水,哪有水吃呢?”

      作为生产队长,刘永凯号召村民,试图改善饮水。

      下湾村民多次找颍上县反映问题,未果。刘永凯从沙颍河里灌了两瓶水,带到阜阳市卫生局求检测,卫生局不给检。村民凑了1000多元,让刘永凯疏通关系,他最终从卫生局拿到一份检测报告,“内容很简单,就说沙颍河水质污染很严重”。

      拿到报告后,刘永凯回到颍上,给县里施压,“市里都出报告了,县里能不重视?”不过,还是不了了之。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着陆
    李克强三提“盘活存量货币”传递政策新信号
    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 刘...
    广西玉林狗肉节如期举行 餐馆门外停满外地豪车
    政府加速“简政放权”有利于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晤越南主席:避免使南海问题升温
    三名航天员全部出舱接受鲜花和哈达
    张德江会见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
    假冒"洋品牌" 回国捞大钱 冒牌拉菲多为华人酿造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神十即将“回家” 期待“十全十美”
    关于对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内蒙古公布2013年高考分数线 一本文科474分理...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 研究通过党委常委会开...
    收看太空授课
    内蒙古各族人民迎接英雄航天员凯旋
    嘎查自办那达慕
    内蒙古“三支一扶”录取工作结束 2491人被录取
    巴特尔会见韩国全罗南道知事朴晙莹
    快速路开工 首府二环路能否提速?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