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应对新挑战 迎接工业新崛起
工业结构调整在我区是老话题。
为了节约利用资源,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西部大开发之初,内蒙古便开始了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要手段的工业结构调整。
在长达10多年的淘汰中,我区整合关闭数千座产能落后、浪费资源的小煤矿,加上整合关闭的小炼铁、小炼焦、小电石、小铁矿企业,近亿吨落后产能退出生产领域,继之而起的是装备先进、资本雄厚的央企和地方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到工业生产领域。
时至今日,单纯依靠淘汰落后产能已无法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
换句话说,我区工业结构调整正在遭遇新的挑战。
这种挑战重点来自四个方面:
世界经济低迷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能源原材料价格处于剧烈的周期性波动之中,新一轮的波动主要以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为主。这种形势,造成区内煤炭、钢铁、电力等上游工业产能过剩,全区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
一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能源原材料工业等资源型产业和能源重工业来拉动的,而这些产业的产能目前又处于过剩状态,通过压缩产能来度过难关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不少相对落后的产能不需要政策性限制便被市场淘汰;
我区是典型的工业投资驱动型经济,而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经济发展主线的今天,投资驱动是以创新驱动为后盾的,没有成熟的、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工业创新手段,就无法打造出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高层次产业项目,而技术创新恰恰是我区工业企业的弱项,许多工业企业也因此不敢贸然涉足高端产业。这种状况,加大了我区以创新驱动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投资疲软、产能相对过剩直接造成国内、区内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开工不足直接造成工业企业效益滑坡,企业效益下滑目前已造成财政减收。而减收带来的影响是: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政策性、引导性资金投入的难度加大。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挑战,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内蒙古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工业结构调整新路:
首先,要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我区三大传统产业。煤炭工业要紧紧围绕绿色、安全、高效发展的目标,加快打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矿井;电力工业要加快现有机组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能降耗水平;冶金工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并盯住国际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力争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大力推进原煤、焦炭特别是褐煤的精深加工,着力扶持煤机、煤电铝、煤炭物流、稀土铝、天然气新兴化工、氯碱新兴化工等产业发展,努力提高煤基新兴产业、化工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将煤炭产业、资源型产业的优势放大,提高产业附加值。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划定的路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着力提高资源精深加工度将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
在应对工业结构调整新挑战的行动中,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行动中,我们期盼着内蒙古工业经济新崛起。(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