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微博用户多是“三低人群”?
    内蒙古新闻网    13-07-05 08:37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成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争议之一,是微博用户“成分”的划分争论。

      报告显示,国内微博用户从年龄上看,10岁~39岁的用户总访问量占81.68%,总页面浏览量占85.84%;从学历上看,高中学历以下用户占74.88%;从收入上看,5000元以下的占92.2%。其中,无收入群体人数最多,达9183.5万人,学生用户是微博用户中最大的群体。

      有不少网友对自己的“三低”身份(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戏谑调侃,“我说我怎么这么穷,原来是微博刷多了。”“说自己是‘矮矬穷’的,这次有科学依据啦!”还有网友总结道,“微博就是一小群大V带着一大群屌丝,哼着小曲,唱着歌。”

      据社科院事后公布的调查过程,在7万调查样本中,4万样本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两万样本来自第三方公司,1万样本量来自自身所做的调查。与该数据不同的是,新浪微博2012年用户数据分析显示,其用户中“80后”占55%,“90后”及“00后”占37%;80%的用户受过高等教育,学生仅占30% ;月收入6000元以内的占81%。有网友不禁疑惑:“我该相信谁?”

      报告显示,新媒体已经成为反腐倡廉事件中最主要的首次曝光媒介。2010年至2012年,反腐案件首次曝光于新媒体上的事件数量依次为67件、58件和31件,3年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的两倍。从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周久耕,到“微笑局长”杨达才,再到“不雅照视频”主人公雷政富,一干腐败官员得以现形,都有赖于网络的传播和推动。但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年来网络反腐成效明显,但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网络曝光的案件大多与“情妇”、“二奶”、“包养”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这样的新闻更能吸引网民的“眼球”。

      报告还指出,在去年1月至今年1月的100件微博热点舆情案例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一部分网民为泄私愤或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纪检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真假信息进行甄别查证,造成反腐资源的浪费。例如,网上曝光“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其6套房产都是合法所得。在网络谣言中,内容涉及“儿童、失踪死亡、器官被盗”话题已成为谣言的“蓝本”。日前有微博称,一名2岁半的男孩在北京通州某小区被一黑车捂嘴带走,后被超市人员解救。事情的真相却是,男童系自己走失,已被找到。

      以往主流媒体在微博等新媒体上集体“失声”,但这种情形已有所改观。报告显示,从2011年起,新华社开通新华通讯社@新华视点、@新华社中国网事等一系列法人微博账号形成了微博方阵。@人民日报的粉丝数量甚至超过了《人民日报》的发行量。此外,中央电视台的@央视新闻和@央视评论员等也都在微博舆论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仅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微博总数已经突破了11万个。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舆论场中给出比较权威的答案。

      推荐理由:

      微博真正落地到中国不过4年时间,但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据统计,仅新浪微博一家的注册用户数就已超过5亿。在这期间,关于微博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充斥互联网。而在信息碎片化的世界里,还没等网民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该事件就已经被贴上了特定的标签。在“围观就是力量,转发就是支持”的口号指引下,网民只需点一点鼠标、敲一敲键盘,就能充当新闻事件的“二传手”。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事件往往会被扭曲,失去本来的面貌,且变得不可控。众声喧哗中,主流媒体的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于近期网上热议的关于微博用户是否“三低人群”的争论,网友们大可不必太过在意。杨程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网传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 仿冒校名以假乱真
    中国好考生遭高校哄抢:为照顾母亲望川内就读
    新疆鄯善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造成24人遇害
    2013年全国31省市高考分数线全部公布(表)
    高校招生创新频使“美人计”:接地气or浮躁?
    中国地方换届选举产生816名省级领导班子成员
    18省市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新疆时薪最高
    淮河支流沿岸癌症高发 沈丘县1年癌症死2千人
    记总政歌舞团60年:彭丽媛等曾冒生命危险赴前线
    一批法律法规七月起实施“同工同酬”要避免纸...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鄂尔多斯遭暴雨冰雹袭击 已致8人死亡(组图)
    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突遭暴雨冰雹袭击 已致8人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的...
    T316/5次列车再提速 呼和浩特到首都只需6小时
    内蒙古:69名挂职副旗县长7月1日全部到位
    暴雨导致呼和浩特部分路段积水
    自治区召开非公有制经济表彰大会和招商引资大...
    多彩西乌珠穆沁
    暴雨冰雹昨日突袭东胜区 已致8人死亡1人失踪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