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安阳追查"警察摔婴"背后责任人 女婴家长尚未同意赴京检查
    内蒙古新闻网    13-08-19 08:49    打印本页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安阳追查“警察摔婴”背后责任人涉事警察被刑拘并异地关押 被摔女婴家长尚未同意赴京检查

    “警察摔婴”的事发地点

    受害女婴脑后有大肿包。供图/新华

      近日,在河南林州“民警摔女婴”的案件中,摔婴民警郭增喜已在8月17日晚被林州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刑拘并异地关押,同时,林州市市委表示,林州市公安局及林州市卫生局将陪同受伤婴儿赴北京检查。然而,昨日(18日)林州市卫生局局长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说,目前婴儿家属尚未启程,公安部门还在做家属的“工作”。安阳市已经组成调查组,将对“警察摔婴”事件背后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

       安阳追查

       “警察摔婴”背后责任人

      18日下午,河南省安阳市委宣传部提供消息称,安阳市已经组成调查组,将对“警察摔婴”事件背后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并追究责任。

      “这件事我昨天才听说。一听后就立刻赶到林州了。昨天下午,我们对涉事警察采取了控制措施。目前,此事已经立案,涉事警察17日晚被刑事拘留;今天早上采取异地关押措施,将其押往安阳市看守所。”18日上午,正在林州市参与案件调查的安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郭法杰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了此事的最新进展。

      郭法杰说:目前,由纪检、政法、检察、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在就此事展开调查。同时,安阳市开始在全市公安机关展开警风整顿活动。

      此事也引起林州市(县级市)所属的安阳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8日,安阳市市委、市政府责成安阳市纪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抽调人员组成调查组,进驻林州市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调查组的同志表示,待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他们将对“摔婴”警察背后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受伤孩子家属

       不希望孩子频繁放射检查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林州市公安局在17日晚上7点左右召开会议,决定由公安、卫生部门陪同受伤婴儿赴北京做进一步检查。

      不过,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受伤婴儿家属何时进京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尚未确定,具体何时进京检查也不确定。林州市卫生局倪局长表示,林州市卫生局与北京市儿童医院联系,计划受伤婴儿到此医院接受检查,但是目前家属尚未同意进京检查的建议,林州市公安局正在与家属沟通,劝说他们来京治疗。

      倪局长说,家属之所以不同意,是担心婴儿太小,才7个月大,赴京重新检查会对婴儿身体不利,希望过段时间再赴京检查。目前,林州市卫生局和公安局正在等待家长作出决定,具体何时来京以及在哪家医院检查也不确定。

      而昨晚近十点时,北青报记者收到林州市市委发布的通稿,称当地卫生部门已在北京为受伤女婴联系好后续检查治疗的医院,但是受伤婴儿父母考虑到在安阳地区医院治疗比较及时,孩子伤情恢复良好,不愿让孩子频繁接受医疗放射检查及外界干扰,何时进京检查想观察观察再说。

      而在北青报记者向林州市市委宣传部一工作人员了解受伤婴儿就医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家属是否到京,同时称家属可能担心媒体会打扰到婴儿的救治。但是由于北青报记者一直未打通受害婴儿家属的电话,这一说法未得到证实。

      受伤女婴已出院

       经常会半夜惊醒

      经过多方寻访,记者终于在18日夜间见到河南林州“民警摔婴”事件中受害女婴。7个月大的李默涵身穿肚兜,脑袋后面一个拳头大肿包仍然清晰可见。据孩子母亲介绍,虽然已经治疗出院,但孩子常会半夜惊醒,害怕见生人,有时会呕吐。医生表示,孩子是否留下后遗症还需观察。

       涉事民警郭增喜

       被异地关押

      昨晚,林州市市委发布通稿称,目前安阳市公安局已经成立了以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对此案进行彻底调查,摔婴民警郭增喜也已被押往安阳看守所采取异地关押措施。

      据当地一家媒体记者向北青报记者透露,受害人家属当时可能与涉事民警私了,并获得40万左右的赔偿,不过这一说法尚未获得有关部门证实。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表示

       对民警违法须坚决惩处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昨日表示:“公安部始终要求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对公安民警涉嫌违法犯罪的,必须坚决依法从严惩处。感谢媒体和网友的监督!”很多网友表示欢迎,希望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去。

       【专家说法】

       不论是否醉酒都构成刑事案

      那么,涉事民警应获何罪?为何案件在近一个月后才被媒体曝光?如果没有当地人大会议中对此事的批评,是否这一案件就这样被遮掩过去?为此,北青报记者采访了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广辉。

      李教授表示,不论当时涉事民警郭增喜因何摔女婴,其行为对女婴造成的影响是无法逃避的。按照媒体报道,女婴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以及头部淤血等情况,受伤女婴的伤情很可能在轻伤以上,成为刑事案件,应交予相关机关立案侦查,双方私了也需要经过法院的同意。同时,即使在法院的同意下进行了民事赔偿,涉事民警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李教授认为,此案件为刑事案件,涉事民警涉嫌故意伤害罪,而林州市公安局并未按照适当程序处理,对此案件的进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相关领导应负一定的责任,甚至有渎职的嫌疑。

       事件回放

       民警摔女婴仅被关禁闭15天

      据《法制晚报》报道,7月20日晚,李青峰夫妇怀抱7个月大的婴儿在林州市西环边上的皇冠国际歌厅附近散步,其中一名身高在1米8左右、体格健硕的男子走到李青峰身前,俯身看李青峰怀里的女婴,然后伸手摸了摸女婴的脸和胳膊。李青峰说,男子突然单手从自己怀里抢走女婴,高举过头,然后将女婴扔在地上。随后,女婴被送到了附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目前,受伤婴儿已脱离生命危险,但是脑部有三处骨折,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极大。

      据了解,摔伤婴儿的男子为林州市公安局的一位民警郭增喜。事发后,当地振林派出所出警,涉事民警郭增喜本人仅被上级部门按照警务纪律关禁闭15天。后来在一次林州市人大常务会议上,人大常委会主任翟建周提到民警酒后抢人孩子、当街摔在地上事件,该事件才被媒体曝光。(文/北京青年报实习记者白帆,新华社记者李丽静、张兴军)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男子干活时突然心慌赶回家 救下面临性侵女儿
    倒掉的“大师”:“神医”因治死市长入狱
    中国大学冲刺世界一流 13校91个学科跻身世界百强
    北京一教授在楼顶盖别墅施工6年假山大树俱全
    《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预告片
    “大师”王林曾向中央巡视组举报富豪“徒弟”...
    40年后“不要去想”,房奴们惊呆了
    中储粮河南多个粮库骗取7亿粮食资金 110人涉案
    全国网媒记者西宁南关街上寻找最美昆仑玉
    局地干部年轻化一刀切 40靠边、50赋闲说法流行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首届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旅游节开幕
    呼和浩特达赖庄村发生氯气泄漏事件 40名受伤群...
    小微企业减税新政策惠及2300户企业
    看看咱老百姓自己的艺术
    赤峰煤基清洁能源工业园开工奠基 巴特尔出席奠...
    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座谈 巴特尔盛光祖...
    网曝鄂尔多斯第二中学收21000元择校费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暴雨成灾
    内蒙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各盟市不得擅自开考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