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我国七成婴儿第一口奶是奶粉 不良后果毁孩子一生
    内蒙古新闻网    13-09-22 09:26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袁月)在中国,宝宝的第一口奶吃得好艰难。此次“第一口奶事件”一经央视曝光后,很多中国的妈妈,都在反省自己宝宝的第一口奶到底是怎么吃的。据了解,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总体水平较低。卫生计生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0—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城市15.8%,农村30.3%,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50%喂养率目标。七成新生儿为何吃不到母亲的第一口奶?

      吃不到第一口奶的原因很多

      从业多年产妇服务的资深哺乳师荣君告诉记者,她曾接触过上百名新妈妈,八成以上都遭遇过喂奶难题。为什么不让宝宝先吃母乳?人民网记者在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院的产科病房采访到这样几位妈妈:

      刘云是通州某辅导班的老师,这是她的第二个女儿,分娩后第一晚,刘云就要求护工给孩子喂点奶粉。“迟早是要吃奶粉的,不如现在就开始吃,免得以后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会很辛苦的。”刘云告诉记者,第一个女儿的喂养经历,让她觉得,母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自己要上班,还要带两个孩子,精力有限。

      一直坚持给孩子母乳的崔灵,却不是这么想的,但事与愿违,还没出院,孩子也吃上了奶粉。崔灵告诉记者,自己是剖宫产,奶本来就不多,当护工把孩子抱来吸初乳时,才知道,自己的奶头凹陷,孩子根本吸不住,试了一天,孩子就不吸了,饿得哇哇大哭,没办法,姥姥就帮忙开始给孩子喂了奶粉。

      袁枚和刘云分娩后,同在一个病房,刘云的孩子吃奶粉,每晚都不哭闹,睡得很扎实。袁枚坚持给孩子母乳,但孩子晚上会经常哭闹。怕打扰同病房妈妈休息的袁枚,只好把孩子抱到自己的病床上,忍着刀口的不适,还要整晚随时母乳。三天下来,袁枚觉得母乳太累了,整晚都睡不了一个囫囵觉,自己是否还要坚持?

      虽然,大多数妈妈是希望孩子坚持吃好第一口奶,但因乳量不足、情绪紧张、乳头凹陷、身体等原因,最终还是过早放弃了给孩子吃第一口奶。

      不利后果影响孩子一生

      放弃初乳的权利会有很多不利后果——频繁用奶瓶喂奶,会造成宝宝乳头混淆,不愿再吃母乳;乳头缺乏足够刺激,妈妈的奶水会越来越少,或因不能及时排空导致乳腺炎;母乳喂养失败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奶水分泌,最终恶性循环,甚至提前断奶。

      对于剖腹产的产妇,前三天喂奶确实很艰难,这时更要坚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周晓珊说,产妇尤其是剖腹产产妇,产后几天内乳汁分泌不够是正常现象。此时产妇万不可放弃哺乳,反而要让宝宝尽早吸吮母乳,以加速乳汁分泌。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肖梅曾告诉记者,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婴儿,母乳喂养都大大优于人工喂养。特别是初乳,其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和有益菌群。研究证明,母乳喂养较奶粉喂养,孩子的肠胃功能普遍好得多,抵抗力也更强,也有利于母亲和孩子感情亲密。

      第一口奶甚至还会影响孩子一生。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配方能够媲美母乳,第一口奶的意义不仅在于营养的供给,更是让孩子要吃到妈妈乳头上的细菌,这也是日后预防过敏的关键步骤。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介绍,母乳是一种高脂的食物,很多家长对此也有误解,他们认为母乳是清淡的食物,因此孩子四个月以后就应该加入辅食等逐渐代替母乳,实际上,跟母乳比起来,辅食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能量密集度大幅下降,相比而言辅食才是“清淡”的食物。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也非常的奇特,母乳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并不给人体提供能量,而是作为生物活性作用存在的低聚糖,和其他动物的乳汁比起来,母乳含有的这种低聚糖含量高出10到100倍。这种低聚糖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增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即营造双歧杆菌占优势的肠道菌群,从而促进肠道的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的发育。“通过母乳建立起来的健康的肠道环境,是配方奶喂养的孩子所比不上的。”

      有的家长会有疑惑,既然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过敏的关键,那么为什么有的婴儿还会对母乳蛋白过敏呢?确有这样极少数的过敏婴儿,崔玉涛解释说,“如果孩子出生后第一口进食的是配方奶,出现母乳喂养下的牛奶蛋白过敏的机会比较高。因生后第一口奶食用的是牛奶,因此体内出现过敏反应。虽然后续接受的全是母乳,但婴儿对母乳中一些蛋白质也出现了交叉过敏反应。(完)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青岛黑老大聂磊临刑前夜连抽5包烟 见母亲痛哭
    中国电信助力教育信息化
    女子因公务员儿子常陪领导喝酒向浙江组织部长...
    港媒称前首富宗庆后被砍 娃哈哈称“情况没有那...
    李肇星称“傻帽才信中国是世界第二”系媒体误读
    北京香山一游客乘缆车坠亡目击者称其自行跳下
    江苏泗洪政协一司机节前开车去送礼纪委暗访组...
    “饿死女童案”今开庭为何定故意杀人而非遗弃罪
    大陆领队谈阿里山打人:最寒心的是被北京同胞...
    五部门部署安全检查行动 遏制重大爆炸案多发势头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赛罕区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53户 涉及多个...
    火红的干椒 红火的日子
    给空巢老人送月饼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公开遴选67名公务员
    摄影爱好者看过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金秋摄影节...
    全国生态红线明年划定 已在内蒙古等四个省份试点
    【“8337”新闻观察· 走进102个旗县区】“中国...
    3年,30万亩瘦土变良田
    【报言网语】“两高”出台司法解释 惩治网络谣...
    兴安盟边防支队乌兰毛都派出所与当地牧民共建...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