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北京一日游“宰”你没商量
    内蒙古新闻网    13-10-04 17:17    打印本页    来源: 京华时报

      刚实施的旅游法对旅游市场作出了许多规范。“十一”长假期间,记者亲身体验了北京“一日游”的一条线路,发现这里仍存在虚假广告宣传、低价拉客、行程缩水、强制购物等问题。

      请君入瓮

      报名一日游百元转北京

      10月1日,记者根据一张“中国国旅”广告,电话报名参加了“长城贵宾专线”一日游,广告上写明包括八达岭长城、十三陵、十三陵水库、野生动物园、颐和园等12个景点。工作人员声称是正规国旅,团费100元,免费到住地接送。

      按照约定,2日6点左右,一辆小面包车来接记者。由于座位已满,车厢里放了6个小马扎,记者只好与另外5名游客挤在车厢。有游客抱怨,司机说:“就一会儿,到了北京站换大巴。”

      车开到北京站附近一个胡同,游客被带上一辆印有“交通国际旅行社”标志的大巴车。由于多辆小车送客,大巴很快坐满。

      偷梁换柱

      野导游带队签自愿购物协议

      出发后,随车讲解的小韩首先声称:“我不是导游。国庆期间人多,公司导游不够用,我临时来客串,知道多少给大家讲多少。出门在外,就别讲究。”

      小韩还说:“有的人拿着旅游广告在看,我告诉你们,这种广告没有任何法律效应,有法律效应的是一会儿签的合同。广告上面啥景点都有,那不是我们旅行社印的,是业务员为了吸引你们眼球,拉人拿提成。我们这趟主要爬长城,去十三陵看看,中午吃顿饭就回来了。”

      小韩随后收取团费,不过乘客报名时的价格并不相同,100元、150元、180元的都有。

      路上,小韩让大家在一个“游客自愿参加购物协议”上签字,说吃饭和玉器店在一个地方。“这个协议是保护大家的,愿意买就买,不愿买拉倒。”

      “说实话,这一趟每人车费就80,你们才花100,一人也就花20,导游赚的就是购物的回扣钱。”小韩说,“旅游法刚公布,过几天团费至少得400元。”

      瓮中捉鳖

      敷衍俩景点野导游推销玉器

      到八达岭水关长城时,小韩让游客自己去爬,自己不再讲解。随后在前往十三陵的路上,小韩说:“十三陵这几个墓地,外面看啥样里面看还是啥样,我给你们简单介绍下里面埋的是谁就完了。另外,你们看,墓地里一辆旅游车也没有,墓地里面咱就不去了,从门口过一下就行了。待会儿看完蜡像馆,你们要是想去看墓地也行,跟我说一下,大车不会等你们,看完了自己到陵园门口坐公交车回城。”

      在小韩的“讲解”中,更多的是十三陵特产的“蛇纹玉”和貔貅的招财之道,并拿出自己戴的貔貅玉坠,说这是自己花3000元买的,待会儿到玉器店游客可以买到。

      在车上“参观”了十三陵后,大约下午1点了,小韩说现在去吃饭。不料,车开到地方,游客被要求先花半小时参观一个玉器店,店内禁止拍照。在讲解员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展厅,然后又过一道门,发现是一个巨大的玉器购物商店,有人专门讲解演示。

      逃之夭夭

      发现被骗后导游已不见踪影

      免费午餐让一些游客怨声载道。装馒头的盘子直接摞在米饭盆上。一些游客难以下咽,只好自己又掏钱买吃的。

      午饭后,大巴又拉着游客去了最后一个景点“明皇宫”,实际是明皇蜡像宫。领进大门后,小韩就说自己全天工作结束了,游完后随大巴回城即可。

      此时,一位辽宁来的女游客与小韩争执起来:“我花了180元,与别人花100元玩的都一样,这不是坑人吗?”小韩说:“这你得找你报名的业务员,跟我没关系。”随后小韩就不见了人影。

      “第一次来北京,没想到就被骗。”这位女游客气愤地说,“我是在北京站拿的假广告,怎么就没人管呢?”

      警钟长鸣

      北京一日游九成以上是违法

      回到市区,记者又在“水立方”西门附近看到,一家打着“国旅”招牌的旅游宣传点正在广播宣传“一日游”,工作人员称“国庆人多,150元的已经没了,现在只能报220元的”。

      在“鸟巢”北侧,有人散发的旅游传单上印着“长城游50元”的广告。

      不过,记者致电中国国际旅行社咨询电话,工作人员称:“国旅现在只做北京5日游产品,市场上所有‘国旅一日游’的广告都是假的,请不要相信。”记者致电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从来不散发广告。”

      很多游客表示,见到的都是非法旅行社,而正规的旅行社不知如何找?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非法旅行社占有北京“一日游”市场份额的90%以上,正规旅行社“一日游”市场份额不到一成。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重庆12个市委常委互批动真格 有人“红脸出汗”
    10岁女孩没当上班干部 责怪妈妈教师节没送卡
    绿色网络助飞梦想
    公安部出台“三项纪律”规范公安民警行为
    天安门花坛试灯迎国庆 绚彩3D灯光惹人醉
    全国百家网站发出倡议 建设绿色互联网弘扬青春...
    张曙光案令院士增选蒙尘 让“院士角逐”回归学术
    “我就是推诿,不为人民办事”---官员“雷语”...
    八部委解读上海自贸试验区热点
    一批法律和部门规章10月1日起开始施行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杨汉中一审被判死缓
    内蒙古2人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7人获提名奖
    【北梁日记】首次问责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
    内蒙古自治区首条八车道高速主线全线建成
    王君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办公会议研究部署...
    王君在调研高速公路建设时强调:加快推进高速...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一次...
    【“8337”盟市亮点】呼伦贝尔市出“高招”下...
    【落实“8337”】增产增收:科技引领农牧民走...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