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逆差 新华社发蒋跃新作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吴晶、管浩、郑天虹、张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然而,这背后有两个人才“赤字”数字似乎更值得人们关注:
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64万,留学回国人员仅为109万人——出、归“赤字”超过了150万人;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从不到12万增加到了接近40万,而同期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人数从不到8万增加到了不到33万——留学“逆差”每年都接近或超过4万人,最高已接近7万人。
归国人数增加,但高端人才继续“失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攀升以及欧美地区经济的持续低迷,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回国的人数显著增加,尤其以最近5年最为明显。
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归国留学人员仅为6.93万,到2009年就急剧突破10万达到了10.83万,随后几年更是以近40%的增速提高,2010年为13.48万、2011年为18.62万、2012年为27.29万。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归国留学人员显著增加,但应看到“量”与“质”的区别,回来的人中占不小比例的都是近年来依靠家长出资到国外读书的一般性人员,他们很难说做到了学有所长更遑论是“人才”了,真正有专长甚至在国外拿到专利的高端人才回归的并不多,甚至有加剧流失的趋势。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曾表示,虽然中国已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但目前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认为,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出国潮”中基本以知识精英构成的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人员目前回归的太少,而新一代以技术和资产为依托的出国人员还在大量流失。
“在世界高科技产业中心硅谷,软件公司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中有35%是华人。”王辉耀说。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总数字显示有100多万留学人员回国,但150万滞留未归的“人才赤字”更令人忧虑。
外国留学生来华激增,但“出国潮”依旧高涨
1950年,新中国接收了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此后由于冷战和国家国力、影响力偏弱等原因,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一直不多。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逐渐强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生活,每年都在以数万人的规模增长,从2003年不到7.8万人猛增到2011年的29.2万。到了2012年,我国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生28768人,来华留学生总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数等4项均创新高。
然而,伴随着来华留学热的,是我国依旧高涨的“出国潮”。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高中毕业生中选择到国外读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不乏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中国校友会网不久前发布的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他们大多数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
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近12万人,此后逐年攀升,2011年突破30万达到34万,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近40万。
分析人士指出,从出国留学和接收留学的统计数字看,我国其实一直处于“逆差”的被动局面,2012年最高“逆差”达到了近7万人,而同期美国一直保持“顺差”在二三十万人以上,“这其实就意味着,我国用大量的国家力量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培养出的‘毛坯人才’,轻而易举地就被别的国家廉价地大量挖走并在成才后主要为他国服务,而我们较少在这方面直接获利,更何况我们目前的政策并没有为国外的尖子人才来华留学后留下创业、工作创造最佳条件。”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发达国家在培养人才等方面存在既有优势,这必然吸引智力资源向其流动,“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中国该如何成为“人才热土”“人才洼地”?
分析人士认为,持续的人才“赤字”导致的人才流失、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将会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产生影响,创新乏力是其中一个体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2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仅排在141个国家中的第34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引智”的力度,比如推行“千人计划”、在各地建设针对归国留学生的创业园、加强引进外国专家的工作等。
王辉耀说:“我觉得中国政府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决心是很大的,无论是‘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还是‘外国专家千人计划’、建立人才特区,这一系列的计划,包括最近还要出台万人计划,这是一个中国特色但对于吸引人才的确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但同时有专家认为,这些以政府为主体的引进计划尚存改进空间。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说,我国高端人才引进工作中注重“给钱给房”等物质条件,而忽视在创业环境配套方面和科研体制方面的改进。
专家认为,人才“赤字”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暂时还是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顺应人才国际化发展的潮流,改善我国人才发展的环境,积极为留学人员回国创造良好条件,建立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摆脱“人才流失”地变为“人才洼地”“人才热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