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习近平魅力亲民:主席套餐火了、全民"围观"办公室
    内蒙古新闻网    14-01-06 09:28    打印本页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2月4日,习近平来到兰州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了解有关情况,还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72岁的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考察时,在安置点帐篷内亲抚一小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习近平魅力亲民引热议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排队吃包子、办公室发表新年贺词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发现,国家最高领导人吃的是寻常百姓饭,办公室里摆的也是家人照片。

      在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看来,自上任以来,习近平一系列的亲民之举,“发自内心地表达了亲民的情怀”,展现了领导人的魅力。

       “主席套餐”火了

      1月5日,距离习近平前来吃包子已过去一周,位于西城区的庆丰包子铺月坛店里,等待就餐的人群还是排成了长队。

      “给我来份‘主席套餐’。”面对顾客的要求,服务员熟练开单,收了21元——这正是去年12月28日,习近平前来就餐时的套餐价格。这份套餐包括二两猪肉大葱包子、一碗炒肝和一份芥菜。

      尽管习近平曾坐过的椅子被店家收起来了,仍有许多人在重新摆上桌子的这个位置拍照留念。专门尝试了“主席套餐”的媒体人小钱开玩笑说,以自己的饭量吃不完这么多,“习大大胃口好大”。

      不止月坛店,近日来本报记者走访庆丰包子铺在金台路、奥体中心、健德门等地的多处分店,都发现“主席套餐”成为餐桌上的固定搭配。从郑州前来的卢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专门前来吃这个套餐的,“下午就离开北京,特地尝尝习主席吃过的饭。”

      “人们看到,一个位置这么高的领导人,原来吃的也是普通老百姓的饭,而且21块钱也是老百姓的标准。”谢春涛告诉本报记者,习近平此举非常亲民,公众也很认可。

      全民“围观”主席办公室

      2013年的最后一天,习近平首次通过电视镜头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首次曝光的主席办公室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在网友们的分析中,习近平的办公室有如下特点:装修很典雅,透出浓浓的中国风;背后一排排的书让人感觉很舒服;墙上挂着一幅长城画作;电话多达三部,两部红色、一部白色;笔筒里有很多不同颜色的铅笔;桌子上没有电脑……

      最让人们感兴趣的是,习近平的书架上摆了六张照片。经过仔细对比和辨认,网友们认为,这六幅照片中有习近平推着轮椅上的父亲的,有他和母亲同行的,有他与夫人的合影,有他骑车载着女儿的,有他踢足球的,有他与战士同桌就餐的。

      在这些照片中,习近平的身份分别是儿子、丈夫、爸爸与球迷等。知名足球评论人董路在博客中说,在这些照片里,家庭合影比例占到了2/3,凸显了他对亲情的重视,而六幅照片分别代表了家庭、事业与爱好,可以说是每一个普通中国男人的“中国梦”。

      亲民举动提升魅力

      事实上,自就任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亲民风格。

      此前,在河北保定,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四川芦山,他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在海南,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无论到哪里考察,他都坚持不封路,尽量不扰民。

      习近平的这些亲民之举,在谢春涛看来,“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充分展现了亲民的魅力。

      这些举动,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广受好评。以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为例,根据《中青月度舆情指数》的统计,这一事件高居12月舆情满意度榜首。事件当天,共有33317人次在百度搜索“庆丰包子铺”,“庆丰包子铺”成为上升最快的关键词,迄今热度未消。

      在国际舆论中,这样的举动也广获赞誉。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尽显非同寻常的亲民一面”,美国《洛杉矶时报》则认为习近平领导了中共的“魅力攻势”。

      “习近平一直在强调群众路线,他起到了带头作用。不光自己在亲民,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这样做。”谢春涛认为,在老百姓面前不摆架子的领导,才会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尊重。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习近平李克强寒冬问民生
    明知不满14岁仍发生关系:全国首例嫖宿幼女被诉...
    2013年楼市分化:“地王”频出 “鬼城”频现
    新疆莎车县处置一起暴恐袭击案件
    全国百城房价连涨19月 不同城市房价涨跌分化加剧
    辽宁舰2013年多方面突破 专家:战斗力达高水平
    沈阳卫生局局长因陷“开房门”被责令辞职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中组部:杨刚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关于对拟提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内蒙古:领导干部举办婚丧嫁娶活动须申报
    师生改编《爸爸去哪儿》主题歌 《老师去哪儿》...
    呼包鄂交通圈又开新车 实现城际列车“公交化”
    呼和浩特-张家口客运专线铁路明年开工建设
    2013年通辽市科学发展百件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通报表彰交通厅
    记者体验内蒙古城际列车 出行缩短时间方便民众
    以职务便利陷金钱泥潭 一公司女领导涉案4宗获...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认真贯彻落实中...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