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国家,国务院常务会议意味着什么?
在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达15年之久的学者彭真怀眼里,它是中央政府“给人民的答卷”;在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口中,它是“政策的风向标”;而在一位中南海的工作人员看来,它是国家治理“行政系统中最高的决策平台”,也是外界“观察施政重心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根据《国务院工作规则》,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它召开的地点是中南海内国务院第一会议室。194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当天,在这间会议室,首任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政务会议。
从去年3月18日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至今,同样是在这间会议室,李克强总理已经主持召开了38次常务会议。
通过梳理38篇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闻通稿,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改革”一词总计出现了191次,在所有有效词汇的出现频率中排名第一。这38次常务会议所讨论过的100个左右的议题中,涉及“改革”的议题数量同样排在首位。
“改革真的来了!”在解读这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时,一位参会工作人员由衷叹道。
总理对决策品质是有标准的,如果达不到标准,他绝不会迁就
2014年2月1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本届政府的第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与往常一样,他坐在会场中央的椭圆形会议桌前,身后是一面国旗,桌上摆放着一支红笔、两杆铅笔与一瓶英雄牌的蓝黑墨水。
会议伊始,他语气沉重地说:“雾霾现在成了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这个问题,政府决不能回避。”
一位在场的工作人员清楚记得,坐在总理对面汇报的是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听汇报时,李克强一直在材料上记录着。当周生贤汇报结束准备离开时,李克强说:“你先别走,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然后他便对着材料后面的具体措施逐条发问:“这几条措施以前就有同样的政策,这次是不是准备加大力度?这几条措施是新推出的,设计合不合理,有没有做过足够的论证?”
围绕这一议题,他的追问不少于数十问。
这位工作人员回忆,除了周生贤,还有几位相关部门的部长也依次回答了总理针对治污措施提出的问题,有位座位较远的部门负责人直接站起来大声回应总理的提问。通过彼此一系列现场问答,李克强对一些列出计划的工作要求“加码”。他强调,要加强科学论证,一旦做出承诺就一定要兑现,“政府不能放空炮”。
某种意义上,这一幕也可以代表一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鲜明的议事风格。在会上,汇报人汇报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至于参与讨论的相关部委负责人,李克强则要求他们直接提问题,有意见说意见,客套话免说,附和的可以不说。
一位部委负责人形容自己参会的感受:李克强外表看起来很谦和,但决策时有一种毫不动摇的意志和决心,近距离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气场”。“参加他的会,需要格外备足功课。”他说。
除去紧凑的发言节奏,议题之间的切换也往往是“无缝衔接”。“把讨论第一个议题的部长们请出去时,要列席第二个议题讨论的部长们就已经进来了。”一位会务组的工作人员说,为了方便离开,他们往往会把只参加一个议题讨论的部长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而并非完全按照级别、顺序排列座次。
“会风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一位参会者告诉记者。他曾经看到,有的事儿刚在会上定下来要做,分管的副总理便马上起身,叫上几个相关部委的负责人一起到门口商量。据他回忆,总计召开的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最多一次讨论了7个议题,而会议常常持续到过了午饭“饭点儿”。
相比于如何开会,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如何确定,或许更为外界关注。
据一位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议题,上会前都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比如“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放宽工商登记条件的方案”,在2013年3月18日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经被要求纳入相关部门的工作时间表,到10月25日相关部委准备成熟后才上会。
相较之下,像“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等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议题,则是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由总理亲自圈定的。
原则上,国务院常务会议每周三上午召开。一旦确定议题上会,往往就意味着要“定事”。
一位工作人员将这些上会的议题视为中央政府施政的重要路径:“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彭真怀持续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老百姓来说,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能看出政府想解决什么问题。它是中央政府做出表率,引领地方各级政府对人民群众做出的承诺。所以你看,每次常务会议要解决的议题都是经济社会生活中最重大、紧迫的问题。”
“议题一旦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意味着要把改革方案转变成具体可操作的措施了,即时间表与路线图,落实到具体部门。就好比国务院画了一张标准像,底下要开始一级级临摹了,当然,可能有的标准,有的也会走样。”曾兼具全国人大代表与官员双重身份的叶青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分析道。
一位知情者透露,并非每项上会议题都能讨论通过。他说:“总理的执政理念非常清晰,对于决策的品质是有标准的。如果达不到标准,他绝不会迁就。”
某种意义上,观察这38篇常务会议新闻通稿的表述方式,也是解读的另一种角度。在这些新闻通稿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非常亲民”的词句,比如“同呼吸、共奋斗”、“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多设‘路标’,少设‘路障’”,等等。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李克强专门过问过新闻通稿的文风,“他很关心政策对外公布时怎样能让社会读懂,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