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家庭暴力,伤害孩子有多深?
对于儿童来说,家应当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当儿童家暴案件发生后,家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却是身心摧残最严重的地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详细<<<
“打孩子不是家暴”需法律纠偏
无论给“打孩子是否算家暴”下什么样的结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打孩子”不仅造成孩子身体的创伤,还造成家长与孩子权利的失衡,特别是这种失衡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据调查,大多在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具有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易出现暴躁、孤僻、偏执等心理偏差,从而埋下隐患。
要彻底扭转“打孩子天经地义”的理念,需要家长的观念更新,也需要坚实的制度支撑和社会支持。除了加强宣传,增强权利意识之外,更需要法律介入纠偏。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孩子们就是“手无寸铁”的弱者,只有拿起法律的铲子,才能铲掉千百年来封建意识下积累的“棍棒教育”观念。详细<<<
沟通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传统亲情观中的暴力因子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弭,反而有点“历久弥新”。打骂式的体罚教育之所以在中国不少父母的意识中根深蒂固,旧有教育观念作祟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则应归因于某种“经济理性”。耐心细致的教育,需要时间,也需要一定的能力。很多家长有“本领恐慌”,一没空,二不会,工作一忙、压力一大,打骂显得成本最低:省事、省时、省力,不用经过用心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有几分“一打就灵”的意思。他们未必不知道粗暴教育的坏处,只不过“经济理性”给了他们一个似乎过得去的理由。详细<<<
愿每个成长瞬间淡定从容
昨天是520,本该说我爱你,可是一个11岁女孩却永远离开了——而最后悔的,是女孩的父亲。透过暴力,还看到了一个父亲的“爱之深责之切”:不能让女儿像自己一样吃没文化的亏。该父亲是一个保安,社会底层的生存之艰难可见一斑。不是为此行为开脱,而是为生存的艰辛、为幼小生命的逝去哀悼。详细<<<
后记: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有多少失去安全感的孩子,开始用胆怯、偏执乃至仇视的眼光打量这个未知的世界?就此而言,在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暴力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毕竟,暴力会逐渐升级,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预防家长将暴力之手伸向孩子,就必须在家庭暴力和教育权利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隔离带。体罚,实际上是家长教育手段匮乏和对自己教育能力不自信的体现,更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形成尊重孩子权利的社会共识;同时,还要立足于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落地,让家暴者得到应有处罚,切实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只有消除部分人“打娃非家暴”的认识误区,才能让孩子们远离家暴,快乐、健康地成长。欢迎您到草原社区留下您宝贵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