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互联网+”强劲扬帆 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3 06:3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网信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这将催生发展新常态,促使中国经济进入下一个繁荣期。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安全与发展“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战略清晰,不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这既能让“飞起来”的中国经济系上信息安全的“保险带”,也能为网络强国建设汇集卓越的“创新力”,更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强大的“驱动力”。

      一、“互联网+”开启信息化发展新时代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我国政府主导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行动,它首次从政府层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繁荣进行清晰的战略指导和明确的立体规划。作为创新2.0时代下的新型战略举措,“互联网+”行动计划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又一次热潮,彰显党中央和国务院革故鼎新、众志成城的意志决心以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度,必将引发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新飞跃、带动大众创新创业的新浪潮,中国的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将由此步入全新的历史新纪元。

      (一)树立信息化发展的里程碑,激发中国特色的驱动力量

      “互联网+”行动计划启动于工业革命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治理改革的关键节点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信息化的新阶段、升级版,但其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与创新创业关系更加密切。其重点是促进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及社会治理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发展动力,将促使中国经济进入又一个繁荣期。由于“互联网+”加的是全社会、加的是各行业、加的是网络思维模式和共同繁荣愿景,它将重构广泛的社会资源,以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限制和摩擦,使人与人、行业与行业之间通过海量数据催生全新联系,造就几何级的资源叠加。这种政府自上而下的战略引导,充分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与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网络大国的规模效应产生“结合、融合、化合”反应,进而激发社会协同跟进,形成上下联动、双向互动与深度融合的深化递进,为中国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量。

      (二)促进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全面繁荣的创新模式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举措,将波及各行各业,催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形态和新业态。“互联网+”将打破原有行业间“分割独立、圈地为王”的自生体系,实现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跨界突破,其融合双向的行业互动,使互联网不再是点缀其中的媒介工具,而是内嵌于行业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要素。随着行动计划的逐步开展与落实,中国的小微企业将获得崭新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电商或金融业,而是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全面铺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成为创新经济模式,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给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出现创新驱动、全面繁荣的新格局。

      (三)推动国家的深化改革,建设生机盎然的网络社会

      “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战役,能“促一网而促全局”,极大地拓展中华民族的网络生存空间。互联网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全新领域和创新空间,已经成为经济繁荣的热土、文化生活的平台和制度创新的前沿。“互联网+”将给国家顶层设计的优化升级与战略转型带来史无前例的绝佳机会,国家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和治理手段也将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呈现“良法善治”的网络生态环境。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在各领域行业中的推广普及,不转型必落后、不革新必淘汰,已经是摆在中国各行各业面前的现实性问题。这将促使中国的传统行业积极求变,推动分享式民生服务、个性化创意服务、定制化消费服务推陈出新、跨域延伸。这种国家层面的制度优化,行业层面的服务升级,必将推动中国现代社会的整体变革与创新跟进,开启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进程,进而全方位、深层次优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塑造中华民族崛起不可或缺的网络社会繁荣和谐新生态。

      (四)丰富民众的数字生活,塑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将从宽、广、深多维度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全方位优化人类社会的决策模式和生活质量。“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催生“万物互联、万物可控”的网络社会的新常态,一系列新兴产业新形态、社会服务新业态,将从吃穿住行到学习社交,从信息获取到个性化订制,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呈现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新一代智能技术、通信技术与云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模式;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都将通过网络融合,智能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将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单元;每个人的生活将无一例外地呈现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特征。尤为值得惊喜的是,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服务将为民众打造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智能体验,数字化生活由量变向质变的进程将使公众生活方式实现“华丽大转身”,“互联网+”重塑的社会生活格局将洋溢智慧的活力,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进入“虚实相济”的健康新常态。

      二、“互联网+”提出国家治理的新挑战

      “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颠覆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必将对国家现有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产生巨大冲击,伴随互联网的“加号”,必将迎来新挑战的“乘号”。大数据时代下网络空间领域内的各项风险将在“互联网+”计划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倍增效应和化合反应。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勇于进入深化改革的坚冰区,以更为宽阔的战略眼光和更加坚定的创新实践,化解纷至沓来的国家治理新风险。

      (一)让颠覆式创新成为积极的社会力量关系国家稳定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自然而然,“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带来无限惊喜和机遇的同时,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风险和安全隐患也在逐渐显现。尤其是互联网对传统权利的解构,在催生网络经济繁荣、网络社交兴起、网络力量崛起的同时,带来网络治理的极大难度。比如,网络空间的虚拟身份使得安全诚信十分关键,网络营销的监督缺失使得欺瞒诈骗日渐增多,网络攻击的推陈出新使得数据安全成为问题,信息泄露的频繁发生呼唤法律法规的及时跟进。面对这种由于网络结构、网络模式和网络思维带来的颠覆式创新所伴生的隐患问题和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将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在坚守人类社会优秀传统道德伦理和法制规范的同时,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升级换代。因此,法规政策的规范能否跟上互联网所带来的颠覆式创新的步伐,直接决定了“互联网+”能否成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垫脚石和助推器。

      (二)让数据信息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事关总体安全

      互联网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互联互通、高度开放的共享时代,而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政务、金融、军事、交通等各项重要敏感数据将进一步在互联网络上汇集成流,数据跨境流动现象也将变得更加频繁。如此海量的数据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之手,必将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巨大现实和潜在威胁。尤其是数据的积聚效应和关联性作用,很可能使之前的泄密性事件演变成为数据型灾难,直接威胁国家的总体安全利益。由此可见,“互联网+”催生巨量信息的共享与信息安全保障的矛盾凸显。我们必须用信息共享这支“矛”来击破阻隔在互联网与行业融合过程中的铜墙铁壁,我们也必须用信息保障这个“盾”来构筑捍卫“互联网+”时代国家总体安全利益的坚固屏障。

      (三)让网络生活彰显文明健康规范成为现实挑战

      互联网一直在挑战社会原有秩序,“互联网+”也面临法律重塑、规矩再立的现实需求。一方面,网络化生存方式将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生事物的出现,给国家发展、行业创新和个人生活带来无限机遇;另一方面,网络道德失范、网络伦理失范、网络行为失范等衍生产物的数量也随之攀升。如何直面“互联网+”环境下这些不良衍生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并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和思维,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从法律上加以规范、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从源头上加以根治、从行为上加以制止,进而消灭网络失范现象滋生的温床,创造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国家网络治理的重大现实挑战。

      (四)让个人隐私数据保护享有明确的边界关乎民心得失

      互联网时代隐私泄露将普通网民和国家元首“一网打尽”。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期将得到了进一步放大。互联网在同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个人生活领域互动叠加的过程中会大范围的搜集公民的证件、账号、家人等敏感信息。一旦这些个人信息被集中控制,会给个人的隐私、财产安全带来潜在或现实威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执政根基在于人民,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于人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公民的个人隐私安全是国家的根本利益的核心组成部分,明确划分个人隐私保护的权责,承担个人隐私保护的国家责任,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命题。

      三、“互联网+”亟待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互联网+”行动计划相伴而生的国家治理挑战,直接关系到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能力。我们只有始终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开放总目标,始终坚持信息化发展与信息安全保障“一体两翼、驱动双轮”的战略清晰,既做好互联网的“加法”,也做好趋利避害的“减法”,对于提升信息安全保驾护航能力丝毫不懈怠、事事不偏废,就能将“互联网+”格局下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落地落稳落实。

      (一)网络治理体系的优化升级正当其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互联网+”格局下,坚持依法治网、用法护网的治理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按规律办事,就能最大程度凝聚积极的社会力量,提升保障信息安全的综合实力。政府应当抓好金字塔的塔尖,推出相关战略文本、制定系统的优惠政策,塑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政策导向、法制氛围和社会环境。其一,将现实社会中已有且适当的法规政策及时延伸到“互联网+”所催生的网络空间,鼓励创新发展,规范行业运营,阻断安全风险,切实形成有利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政策优势;其二,加紧“互联网+”行动计划中需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的发展规划,在法制上要求运营商在加快对宽带、云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的同时,落实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其三,加强信息安全测评、认证和安全审查制度的完善与革新,着重制定适应“互联网+”的监管标准,利用“先行先试”原则打造法治市场建设的试验田,进而形成“底线监管、透明监管、严肃监管”的法制格局,“良法善治”,塑造社会氛围。

      (二)信息安全产业的跨越发展恰逢良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互联网+”行动计划孕育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机遇,给包括信息安全产业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以蓬勃发展的春天,着力打造“互联网+”安全产业的集群优势、创新优势和时代优势是当前发展环境下赋予我们的得天独厚条件。为此,国家层面应当利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等方式,并将“互联网+”新兴产业作为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重点关注领域,扶植与之相关的信息安全产业;产业层面,可采取联盟等模式,基于各自优势的“长板效应”,在“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拓展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安全产业搭上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车,实施跨越式发展。

      (三)网络社会行为的治理规范当务之急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建立适应网络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大格局下,当务之急是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秩序。形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善于利用明确的规则制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规范职能部门、企业产业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各项行为。为此,政府应尽快建立公共政策的检讨机制、创新公共秩序管理模式,对不适应于“互联网+”时代发展和信息安全保障需求的政策措施进行及时地修改或剔除,将架构和职能上的重组提到政府的行动日程中来;同时,应着力打造一个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社会共治体系”,实现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在权责方面的有序担当,形成规范网络行为的整体合力。

      (四)网络社会生活的权责义务亟待明确

      “权责统一,不是人为的撮合和主观的臆造,而是对其本质属性的客观揭示”。在“互联网+”强劲扬帆,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进程中,国家应高度重视对利益相关方权责义务的明确划分,以有利于形成基于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升凝聚力,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特别,要在加大个人隐私保护的同时,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信息安全保障意识,让信息安全保障的“权”与“责”融入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民众真正分享“互联网+”的发展红利和网络安全的保障便利,从而调动全社会最广泛的力量加入信息安全保障,让民智、民慧真正地参与到“互联网+”和信息安全同步发展的进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吴世忠)

    [责任编辑 李珍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
    “辣条”有“身份证”才能卖 无证企业不得生产
    中国军方巧妙回答美国记者南海是否必有一战
    追梦动漫·创新无限 三门峡市第三届青少年动漫...
    2015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公告
    一图看懂: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四国重要成果
    视频:拉美人怎么看中国总理来访
    巅球—律动雪域
    “千人穿越函关古道”感悟厚重黄河历史文化
    头号女巨贪杨秀珠逃亡路线:在纽约做“包租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
    涉嫌行贿与贪污 呼和浩特三嫌疑人被批捕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可以查询了 13个职位...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交流赴外省市学习调研成果
    内蒙古一女子利用银行平台进行集资诈骗涉案金...
    第二十三届内蒙古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
    内蒙古:"僵尸"政府网站再不"复活"就关停 榜上...
    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失联的两名大学生已找到 1人...
    呼和浩特3条道路周边路口将增设31个电子警察点位
    7月1日起 呼铁局将调整部分旅客列车运行图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总书记的关怀温暖大草原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8337”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