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习中国:习近平的“两座山论”有了顶层设计
    内蒙古新闻网    15-09-12 14:46    打印本页    来源: 学习中国

      图为:2015年5月11日习近平在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叮嘱干部职工要强化生态建设,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

      (三)“两座山论”正确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环境,强调人类在建设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这些也正是“两座山论”的基本内涵,可以说,“两座山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解读版本。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就是要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正,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正;高效,就是要寻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和生产力的生态效率、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和人类社会体系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文发展,就是要追求具有品质、品味、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

      从制度属性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因此,生态文明的未来是属于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两座山论”是辩证统一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辩证统一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似乎属于不同发展领域和范畴,过去我们也曾走过一段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的弯路,就是忽略了“两座山”的依存关系。习近平同志用“三个阶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两座山”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密切,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事实证明,一味索取的结果,只能是导致经济发展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两座山”的关系正确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系列指示和论述中,蕴含和体现出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为我们指明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指出,“两座山”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还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来绿水青山。”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习近平还进一步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和关键所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类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前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睿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