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员:年底回家,来年找个有前途的工作
同为搬家公司,天津市嘉和旺搬家服务中心则仍然“兵强马壮”,赶年底的火爆搬家市场与高企搬运价格,冲刺好效益。公司负责人董经理告诉记者,公司20多名业务员分别来自河北、山东、甘肃等地区,年终有四五个人回家,“其他人紧一紧”,公司业务能正常运转。
“我们这些兄弟在天津干了好几年了,到年底都能留下来帮我。那几个回去的,也是为了趁春节回家办婚礼,过完年立马就回来。”董经理说。
然而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靠情义留住员工。来自四川的蒋国均在天津一家川味火锅店做服务员,尽管年底双薪加奖金,他仍然觉得“没前途”。
“在这个店一个月差不多2000元钱,腊月和正月都能拿到4000多元,但我明年还是想换一行。餐馆服务员,一般人都能干,干好干坏没区别,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哪天能多涨点工资,没前途。”
小蒋告诉记者,和他一同出省当服务员的老乡很多,跳槽现象普遍。“年底回家是想借此机会相互交流,哪好上哪。我想学厨师,以后到大酒店上班,先当服务员、配菜员,后当厨师,有前途。”
专家:打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均需转变观念
不难看出,外出务工的打工人员对职业有了更长远、更理性的考虑。换个角度看,年底“用工荒”也体现了相关服务业企业的制度缺陷,员工缺乏归属感导致忠诚度下降,企业关键时刻留不住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认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年轻化态势明显,导致在企业非管理层面产生人员流动。此外,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低,工作强度和难度相对简易,工资水平并非导致服务业人员流动性增加的根本原因。企业应当着重培育员工归属感,在经营收入方面提出分红制度,将员工工作效率与待遇水平挂钩,还应完善员工职业规划。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年底“用工荒”折射出我国用工市场供需错位的局面,也表明我国农民融入城市进程缓慢。
“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都应该转变观念,即当下的农民工也是工人,应当有保险、补贴及类似编制等福利,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承担相应职责。这样,年终也不会出现农民工‘想走就走’的局面。”张宝义认为,我国农民工也普遍缺乏对进城工作的正确认识,认为自己不是正式职工,无就业前景可言,进而工作随意性强,既不利企业正常运营,也影响其自身就业前景。 (记者 方问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