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北川擂鼓镇中心敬老院,地震后外界捐助的救灾物资。距离“5·12”特大地震快4年了,但记者在北川擂鼓镇中心敬老院里采访时发现,地震后外界捐助的一些救灾物资至今尚未开包,被积压在一个仓库中。(资料图片)
疑问三:为何将储备物资放在敬老院?
【调查】乡镇储备站没有专门仓库,暂时借用敬老院的仓库
“这些储备物资大多数都是社会各界捐赠的,北川的群众和干部都非常爱惜。最早是放在活动板房里,后来镇里租借了一家厂房,今年3月租约到期了,3月5日才刚把这批物资搬进敬老院的仓库。”北川县民政局长王洪发告诉记者,现在只有县里的物资储备库修建了专门的仓库,各个乡镇的储备站和村的储备点都是租用、借用其他房屋作为仓库。
记者了解到,擂鼓镇敬老院是加拿大木业协会援助修建的,工程尚未完工,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而已经修好的几处房子非常适合做仓库用,因此被擂鼓镇借用存放物资。
物资储备在敬老院,管理上没有问题吗?王洪发告诉记者,擂鼓镇的储备站设有专门的管理员、发货员和安保人员,物资出入库都必须在台账上做登记,物资出库还必须有县民政局授权的单据作为发货依据,而且需要管理员和发货员同时到场,管理员负责审核单据,发货员负责审核领货人身份和备货数量。每年县里的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会对库存物资进行联合审核,近4年来,储备站未发现违法乱纪事件。
在仓库里,记者看到有几箱女士卫生用品和口罩已经过了保质期,对此,袁家贵表示,“一些使用范围并不普遍的物资夹杂在长期保存的储备物资中,没能得到及时清理,这是民政局工作的失误,一定会尽快整改。”
2012年3月18日,北川擂鼓镇中心敬老院,地震后外界捐助的救灾物资。(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