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综合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记者验证车内破窗方法:逃生锤砸玻璃四角最佳
    内蒙古新闻网    12-07-24 10:01    打印本页    来源: 新京报

    1记者实验用汽车头枕砸破驾驶室玻璃。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砸了两三分钟后仍无法破窗。

    2记者抓住把手,将拖车钩圆环状端朝玻璃砸了七八下后,无果。随后记者改为甩砸,将玻璃击破。

    3记者坐在副驾驶座上,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一次便将车窗敲碎。

    4记者尝试用脚踹车玻璃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

      原标题:最佳破窗方式:逃生锤砸玻璃四角

      新京报讯 7月21日晚,广渠门桥下一名男子被困在浸满水的越野车内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司机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自救?如果车门难以打开,哪种工具是破窗的最佳选择?近日,专家、网友纷纷支招,众说纷纭。

      为了验证这些方法,昨日下午,记者利用网上推荐的“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汽车内附工具中的拖车钩”、铁锤等工具,在一辆国产越野车内做砸窗试验。实验发现,在用全力的情况下,男性也无法用头枕击破车窗,而铁锤、拖车钩等坚硬、重、易甩击的工具,可以将车窗砸破;车玻璃四角比玻璃中心更易击碎。

      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表示,当车刚浸水,车门无法打开时,驾驶员就应尽快破窗逃生。他称,如果车辆突然入水,且水已没过车轮以上,车辆一般都会因为浮力难以控制了。此时,应果断砸窗逃生。前车窗被淹没后,车内人生还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至于在水下砸车窗是否有不同的反应,该专家表示,暂没有实践证明。

      此外,潘旭东称,车窗贴膜对砸窗的效果有一定影响。一般的太阳膜对车窗防碎作用很小,利用正确的工具砸车窗不会有太大区别。但防爆膜对玻璃有保护作用,可以分散外力。另外,贴了防爆膜的玻璃,即使破了也不会马上掉落,而是呈网状碎裂。

      实验样品:长城哈弗实验目的:寻找最佳破窗逃生方式

      实验地点:幸福大街新京报社停车场实验时间:7月23日19:30-20:30

      实验一头枕钢管砸失败

      实验目的:不少汽车的说明书介绍,在车门锁死无法从内部打开时,可以拔出插在座椅上的头枕,利用头枕下边坚硬的钢管击碎车窗玻璃。实验人员就此利用头枕下的钢管分别砸击汽车玻璃的中心、四角,看此方法多长时间能够破窗。

      实验过程:首先由女记者将驾驶座椅上的头枕拔下来,由于头枕下边的钢管并不长,所以拔的时候并没费力,仅花费4秒钟时间。

      记者双手握头枕,将钢管最尖处用力向车窗中心砸去,但砸了十几下,仅仅划伤了玻璃上的贴膜。随后记者主攻玻璃左上角(由于头枕较大,在狭小的驾驶室、副驾驶室内很难砸其他三个角),砰砰砰几声巨响,有几次还脱手砸到了车框上。一分半钟后,除了玻璃贴膜被划伤外,玻璃仍无动于衷。其间,记者曾改变握头枕方式,改抓头枕的钢管往玻璃上捅砸、甩砸,始终无法砸开玻璃。

      随后,换上男记者使用头枕砸玻璃,男性力气更大,记者砸玻璃的同时,从外部能看到车门框在晃动,能看到钢管砸出的火星。但因车内空间狭小,难以用力,三位男士分别砸了两三分钟,仍无法破窗。

      实验分析:汽修专家潘旭东称,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用座椅头枕钢管砸碎车窗玻璃是“不靠谱”的。他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座椅头枕一般用高强度填充物制作,这些材料本身就有缓冲力的作用,在另外一段的金属架击向车窗时,后端的填充物会吸收分散部分力。另外,金属支架末端不是尖锐的,击打到玻璃上的一点压强就会减小。

      了解到头枕金属支架把车窗贴膜已经划破但还没有砸破车窗,潘旭东解释称,金属支架很难垂直砸到一点,斜着划开力被分散得更多,传递到车窗的力就更小。

      实验二拖车钩甩砸成功

      实验目的:被困在车内时,离驾驶员最近的工具可能就是汽车本身自带的维修工具了,包括拖车钩、千斤顶上的把手以及灭火器。

      记者通过本实验,测试拖车钩是否能砸破车玻璃。

      实验过程:众多器材中,只有拖车钩和灭火器最重,拖车钩长约25厘米,一头是像扳手一样粗的杆,另一头呈圆环状。

      男记者首先握住杆,将尖头猛力向车窗砸去,砸了七八下之后,玻璃丝毫不破。随后,男记者抓住把手,将圆环状端朝玻璃甩砸,“砰”的一声闷响将玻璃击破。“之前因为空间不够,使不上劲,之后甩砸,感觉只用了2/3的力气就破窗了。”

      在另一扇玻璃上,记者本想用小型的车载灭火器砸玻璃,但被车外的几名老司机制止,“灭火器里边有压力,阀门很小,不敢保证灭火器的质量绝对过关,遭受重击时有可能爆炸。”安全起见,记者只得放弃这一尝试。

      实验三逃生锤砸成功

      实验目的:公交车上一般都备有逃生锤,危急情况下,乘客可以用锤砸破车窗玻璃四角逃生。记者昨天购买了小臂长的铁锤,尝试用其破窗。

      实验过程:女记者坐在主驾驶座上,用铁锤砸同侧车窗的中心,用尽全力猛砸三下,车玻璃仍“无动于衷”。

      随后,记者换座到副驾驶室,挥锤砸向驾驶室车窗左上角,“砰”的一声,一次便将车窗敲碎。记者看到,不仅砸的角被击碎,其对角的玻璃也碎掉。

      实验分析:潘旭东介绍,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把手柄比较长的逃生锤,锤子顶部尖尖的容易形成高压强,长力臂会使使用者事半功倍。

      潘旭东同时提醒称,砸车窗也有位置的选择,一般应该砸向车窗的四个角,如果砸在车窗中心,按照力学原理,冲击力是被整个车窗分担的,作用力会降低。

      实验四脚踹、肘击失败

      实验目的: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尝试用脚踹、肘击是否能破窗。

      实验过程:车窗坚硬,用肘击如同鸡蛋砸石头。记者坐在副驾驶座,用脚猛踹驾驶室旁车窗玻璃,女记者用厚底帆布鞋猛踹了1分钟左右,男记者穿跑步鞋蹬踹十余下,不仅无法踹破玻璃,连车门都无法撼动。记者感觉,踹玻璃中心,反而被玻璃弹回。

      徒手破窗失败。

      实验分析:网上传的利用裤袋扣套在脚上踹开车窗,潘旭东也觉得不太可能实现。他称,首先裤袋扣着力面大,也不利于力向一点冲击,此外,驾驶员在座位上蹬踹车窗,人也会被反作用力推动,难以发力。

      -车用逃生器淘宝网热销

      新京报讯近日,一种名为“汽车逃生器”的工具在网上热销。对此,专家建议,市民最好在车上配备逃生锤,而不必购买廉价“逃生器”。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汽车逃生器”后,找到355个相关产品,排行前十名的卖家在最近一个月内累计销售出3052件。这些逃生器,价格在7元至198元之间,带有多项功能,顶部配有破窗锤,中间为警示灯,底部配有割绳器、手电筒等,如同巴掌大小,可挂在钥匙扣上。店主介绍,只要轻按按钮,逃生器一端就会弹出一个尖锐的钢针。“足以击穿车玻璃。”

      就此,记者咨询汽修专家潘旭东,他表示,网上销售的此类价格便宜的车用逃生器,劣质产品多,建议车主不要轻易购买。“那种用高压弹簧制作的逃生器,不一定能击穿车窗玻璃,毕竟力矩太小加速度不够。”他建议车主可以在车上配一把逃生锤。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刘洋 郭超 实习生林南威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新京报)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好声音,简单一点更好
    女医生“害羞拒治”与男医生“摸胸”
    山东原副省长黄胜权钱色交易内幕 权力寻租到...
    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 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大到暴雨
    “黄牛党”网上叫板浙江卫生厅长:我有靠山,...
    河南洛阳国税局公务员入室打人视频曝光(图)
    村官称贪567万拆迁款全孝敬上司 还倒贴200万
    安徽一中考考生查卷 数学单科“找回”100分
    报告称城市人口平均退休年龄56.1岁偏低 造成浪费
    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 已致10人遇难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部分本科一批院校招生有...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马明为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召开第一...
    内蒙古部分院校降低数学分数招生
    赤峰一女子从7楼坠下奇迹生还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莫旗部分地区突降中雨和大暴雨
    草原盛会“那达慕”
    包头一七旬老汉卫生服务站输液时猝死
    中蒙俄国际汽车穿越拉力赛在二连浩特举行
    新闻专题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内蒙古新闻网专题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专题: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
    第13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第六届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