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能救一个是一个”广安汉子砸出通道救出10多人
    内蒙古新闻网    13-06-13 15:20    打印本页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时兵家人翻看照片。

       时兵:“都是生命,能救一个是一个”

      12日,已提前出院、在家休养的时兵,是爆炸案中第一个逃出的幸运者,也是第一个出院的伤者。

      抡起锤子、砸碎玻璃后,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跳出车窗的人一起,使劲拽出十多个被困者,直到无法继续救人才离开。他说,“都是生命,能救一个是一个。”

      在车上一直想着回家

      时兵说,当他坐上车,脑子里想到的是,家人肯定把饭做好了,就等着动筷子。时兵回忆,途中闻到汽油味,他没多想,“迫不及待地回家。”

      正当时兵准备从前门下车时,他听见BRT中部爆出一声巨响,他扭头瞬间,一阵热浪扑来,头发马上着火,“我才意识到起火了。”

      抡起锤子砸出生路

      当时隐约注意到司机在使劲按按钮,可车门没开。这时,时兵抡起拳头砸窗,“当时没觉得疼,检查时才发现骨折了。”时兵回忆,后来用逃生锤砸出一个洞后,他赶紧跳下去,双腿扎在了碎玻璃上。

      时兵说,突发情况下,他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因为在四川经历过两次地震。

      奋力拽出十多人

      逃出后,时兵全力救人,“眼前的都是生命,能救一个是一个,大概拽了十多人出来。”

      眼看着火势封堵了窗子,时兵才和互救的乘客站到安全地带。

      不想给医院添麻烦

      时兵和其他伤者被送到医院。“我觉得,伤得不重,回家养伤方便,就不给医院添麻烦了。”9日下午,时兵主动要求出院。

      时兵说,“爸妈从小就教育,要多做好事。”同时,他也希望仍在医院治疗的伤员要坚持住,不要放弃希望,好好活下去。(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斌)

      @华西都市报:昨日,记者历经两个多小时车程,来到了在厦门BRT公交爆炸案中受伤住院,第一个伤愈出院者,并且在此次事件中救出了十多人的时兵的老家,了解到了一个诚实、质朴孝顺,从小就帮助他人的时兵。

      撇下一儿一女,38岁的广安汉子时兵一个多月前刚到厦门打工。他怎么也没想到,每天必坐的快速公交会发生爆炸,“事发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

      6月9日下午,时兵成为第一个出院的伤员,他在这场突发情况中,能够立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救出十多人,受到了读者网友的关注。昨日,记者前往时兵的老家——广安市岳池县同兴镇李坝村2组,从家人、亲戚、长辈、邻居了解到了一个孝顺、懂事、诚实、勇敢的时兵。

      父母自豪

      “儿子孝顺懂事”

      时兵的老家位于广安市岳池县同兴镇李坝村2组,记者在时兵的家中看见,简单陈设的堂屋中干净、整齐地摆放着物件。时兵父母聊起儿子的故事,备感自豪。

      “从小到大,他一直很诚实,也很孝顺、懂事。”说起时兵,母亲邓秀兰和父亲时升强打开了话匣子。“从小我们就教育他,要多做好事。”父亲时升强说,从小到大,时兵一直都很听家人的话。

      “初中毕业之后,十五六岁的他就出去打工了。”父亲时升强介绍,每到逢年过节和父母生日的时候,儿子都会打电话回来。“要我们保重身体,他对我们很体贴、孝顺”。

      在一旁的母亲邓秀兰插话说,“端午节,中午的时候,他打电话回来问我们身体好不好。”

      对于时兵在厦门BRT爆炸案中救出十多人的事情,时升强说,“儿子虽然受伤了,有点担心。但救人肯定光荣,救人肯定是好事。”

      “冬娃在电话里给我简单说了一下这个事情。”邓秀兰说,6月9日的时候,时兵给她打来电话,请她不要担心,伤势已在慢慢恢复中。

      儿女骄傲

      “以父亲为榜样”

      今年12岁的时丽是时兵的大女儿,对父亲的勇敢救人行为,时丽用了三个词:辛苦、勇敢、会学习父亲的勇敢行为。

      据邓秀兰介绍,在时丽小的时候,时兵就出去打工了,大女儿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

      “很辛苦。”当记者问时丽父亲外出打工挣钱,供她上学是否辛苦时,她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并轻轻地说。

      在她的眼中,父亲救人的行为,让她很敬佩,“我会学习父亲勇敢的行为,以父亲为榜样。”

      7岁的儿子时秋林说,“爸爸很勇敢,让我感到很骄傲。”

      亲戚邻居

      “为人随和,相处融洽”

      “和时兵见面时间不多,每次见到他,他很随和,相处很融洽。”时兵的表姨妈龙艳华说。

      “跟邻居的关系都不错。随时碰见了都要打招呼。”邻居郑群珍说,时兵一家人和邻里的关系很和睦。“他的父母对人相当的好”。

      对于时兵,郑群珍说。“10多年前,一个12岁左右的娃娃在离我家不远的路上骑车摔倒了。我看见,他背起那个娃娃就往镇上的医院走”。

      郑群珍介绍,时兵在父母眼中是一个守规矩,懂规矩的孩子,在长辈的眼中是一个诚实、质朴的人。

      “他救人的精神很好,值得我们学习,时兵是这里的骄傲。”(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徐代军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是家给予了他力量

      “家和万事兴”这是时兵家堂屋挂的一幅十字绣所写的五个字。简单的五个字,正好和时兵一家人的质朴,与邻里的和睦相映衬。

      在和时兵家人、亲戚、邻居的交流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家人的恬静、闲适与豁达,这也影响了时兵,让他宽以待人,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助他人,救人于危难。正如时兵在事发时,首先想到的家一样,他“迫不及待地回家”,因为家是他工作的动力,看到有人被困,他一个个从车里拽出来,或许他更多的是想到了被困者的家人也在等着亲人归家。(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徐代军)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国务院任免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门国家工作人员
    国务院调查组:对吉林"6.3"火灾遇难者统一赔偿...
    湖北钟祥妥善处置高考点考生围堵监考老师事件
    致最美好的青春 高考,我们来了!
    一位城管自述:大家总骂城管素质低 招高学历又...
    中央巡视组缘何受关注:解决监督“太远”难题
    厦门公交车起火造成47死34伤 初步认定是一起严...
    912万考生今赴高考 最严防作弊手段加人性化服务
    老太家中40万现金被白蚁啃烂
    上海法国学校一美籍教师涉嫌性侵至少7名儿童被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外国留学生包粽子迎端午
    内蒙古公示获高考保送资格考生 59人拟进入19所...
    包头酒吧女老板因言语纠纷被刺身亡 嫌疑人被捕
    王君书记集中回复呼和浩特市幸福小区饮水困难...
    首府有了免费公交车 青城一号、二号线6月15日...
    党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草原英才工...
    王君: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打造活力美丽和谐...
    呼和浩特南二环快速路主体工程预计明年完工
    “高考学生专列”承载考生希望
    G7京新高速十八台转体桥10月竣工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