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电子报
    内蒙古新闻 道德法制 国际 国内 民族 文化 娱乐 体育 财经 教育 旅游 质监 健康 美食 汽车 楼市 草原社区 草原网视 影像日记 全景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河南“骂屁”副县长:说的是“皮”不是“屁”
    内蒙古新闻网    13-09-27 09:03    打印本页    来源: 央视网

      前些天,有一段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说的是一位副县长“当场大骂捐资人”。一个干部,怎么能有这样的言行呢?这视频一出现,人们议论纷纷,转载、评论众多。这段视频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2013年7月,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人是河南省鹿邑县副县长李帮儒,与之争执的人是来自徐州的投资商陈乙甲,两人正在就一个投资项目进行交涉:“不是骂你屁,你就是屁”,“鹿邑136万人都没有我的水平高”。

      视频中李帮儒副县长的态度和语言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视频在网上一发布,就引发了大量转发和评论,网民大多对陈乙甲的遭遇表示同情,对李帮儒副县长表达不满和谴责。

      陈乙甲与李帮儒发生争执的地点,在鹿邑县的太清宫景区内。太清宫,相传是老子的出生地。2001年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圣母殿建于清代,年久失修。2007年8月,通过招商引资,鹿邑县政府和来自徐州的陈乙甲签署了一份协议,由他来出资修建一座新的圣母殿,修好后他享有13年的管理权和收益权。

      由于几年没有竣工,县里认为陈乙甲违约,而陈乙甲说是施工队的责任。此后,陈乙甲以工程没完、施工需要为由,几年来一直掌管着作为文物的旧圣母殿和另一个娃娃殿。他的代理人陈秀英等在此收香火钱。今年3月,政府部门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几次下通知要对两座早已是危房的古建筑进行修缮,但陈乙甲一方没有理睬。

      李帮儒是郑州大学副教授,去年9月到鹿邑挂职分管文化的副县长。6月6日,李帮儒带人前来给陈秀英等人做工作,停止了两殿的进香活动,双方矛盾激化。陈秀英用手机给景区干部发了“狗官、土匪”等骂人的短信宣泄不满。

      6月14日下午,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太清宫划施工线,与陈乙甲发生争执,副县长李帮儒闻讯赶来,视频录下的就是当时交涉的过程。视频中,李帮儒显得情绪激动,而陈乙甲则很克制,这也是他引起网友同情的原因之一。而事实上,这段视频正是陈乙甲本人录的。

      从事情的来龙去脉来看,陈乙甲一方不配合政府对文物进行修缮,还发短信辱骂,显然是错误的,但这些背景情况并没有在视频中提到,网民们能看到的只是事件中对陈乙甲有利的一个片段。此外,视频中李帮儒对陈乙甲说了粗话,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李帮儒解释说:“当时因为陈乙甲那种态度,我就说你就是个皮。用我们老家话解释,这个孩子,打了一巴掌,嘻嘻笑,就是皮。”

      李帮儒的老家在距离鹿邑几百公里外的河南省延津县,他说的方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人难以判断,为此,记者驱车几百里来到了延津,找到了当地的语言专家和有关人士对视频中的话进行了辨析。方言专家表示:“我们延津县这个方言皮,就是可固执了,缠人”,“他就说鹿邑县136万人都说我水平高。”

      延津方言的权威人士认定李帮儒并没有骂人,也没有说比鹿邑县136万人水平高。那么,为什么网上大多数网民都认为李帮儒现场是爆了粗口,出了狂言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视频在网上发布时,已经配上字幕,由于方言难懂,网友基本都是根据字幕提示接受的信息。而上字幕的不是别人,正是陈乙甲。

      李帮儒在事发之后也对此进行了反思:“的的确确有点急,以后不管干什么事,尽量不要使用方言,不要使人产生误解和疑义。那个视频的的确确损害了我个人的形象,鹿邑县的形象,干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我们政府的形象被扭曲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后果,这是我应该深思和反思的。”

      应该说,人们在网络上给政府、给干部提意见,反映诉求是正当的,但这意见怎么提,是完整地说来龙去脉,还是故意地断章取义;是对事实的客观表达,还是为我所用,混淆视听,刻意炒作,不能乱来。利用网络泄私愤,只能误导公众,激化矛盾,把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复杂化。网上的一些消息,看上去有图有视频,却并不一定是真相。网民要擦亮慧眼,有自己的判断。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一言一行也需谨慎自律,才能树立形象,赢得信任。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新闻热线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国内新闻排行榜
    李某某等5人涉嫌强奸案将于26日公开宣判
    专家谈基层政府怪相:有编制不干活 临时工冲在...
    我国七成婴儿第一口奶是奶粉 不良后果毁孩子一生
    卖房卖车后买船旅行 父母带9岁女儿8个月游6个...
    2012年我国接收慈善捐赠817亿元 连续两年下降
    李克强:深化中委伙伴关系 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央视称房价回到几年前暴涨时代 开发商坐等涨价
    村寨孩子跋山涉水求学路:每月穿坏一两双鞋 图
    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六问社会抚养费:是否成创收手段 是否有收费标准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电信版iPhone5s/5c全球首发 “机”不可失
    王君书记回复通辽科左后旗拖欠特岗教师工资等8...
    我区发现规模最大单条含金脉体
    新建乌兰察布机场工程获批 设计旅客吞吐量30万...
    我区明确保障房上市交易规则
    【贯彻落实“8337”盟市亮点】赤峰向赤锡经济...
    牧民也能用无线WIFI了!
    大秧歌扭起来
    北梁棚户区中秋夜:畅谈从“蜗居”到安居的希望
    【“8337”理论思考】对我区发展临空经济的思考
    新闻专题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2013年中高考专题
    2013年活力内蒙古网上宣传活动专题
    【专题】最美基层干部
    【专题】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热图
    内蒙古地方网群: 呼和浩特 包头 呼伦贝尔 兴安盟 通辽 赤峰 锡林郭勒 乌兰察布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乌海 阿拉善 满洲里 二连浩特 社科院 旗县区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