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办法
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因为教师履职行为而对教师进行......详细>>
•
教师惩戒权,这个必须有
•
中小学教师如何实施教育惩戒权?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
•
教育惩戒权,教师不敢接、不愿接
•
教师惩戒权,规定越细效果越好
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惩戒细则还可以更细
其实,把“罚跑罚站”作为惩戒方式并无问题。问题在于,教师在什么情形下实施。惩戒规则提到“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详细]
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听听大家都说啥?
“惩戒学生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现在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脆弱的。”翰林实验学校雷老师说,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会进行适量的罚抄和及时向家长反映这些情况,争取......[详细]
教师惩戒权“回归”,关键在于家长群体转变观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男子毕业20年后街头殴打老师、教师用课本抽打逃课学生被解聘、初中女生长期遭受班主任辱骂等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曝光,其背后都有教育惩戒权或者失控或......[详细]
教育部拟将惩戒分类并明确具体惩戒权
“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做法予以及时纠正,伴之以必要的惩戒,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必要的。但是惩戒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超......[详细]
让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有法可依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教育惩戒权”兼具“权力”“权利”与“义务”的三重属性。《征求意见稿》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此处的“法定职......[详细]
细化惩戒权:让老师能用会用用好
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教师要么不敢批评,即使批评也不敢说重话;遇到因教师批评学生而产生的纠纷,学校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只要家长一闹,老师轻则被要求写检讨、扣工资,重则被调......[详细]
教师惩戒权可以讨论 但惩罚不是目的
面对犯错的中小学生,说对方可能不听,惩罚又于法无据,管理起来的确棘手。#教育部拟为教师惩戒权划线#,教师是否有权惩罚学生,值得公众敞开了讨论,但一旦赋权成为现实,就需......[详细]
惩戒权“归来”,一线教师如何用?
任何类型的惩罚技巧都是强有力的,应该谨慎和带有同理心地使用。在使用任何惩罚手段之前,教师应考虑是否是这个学生的行为问题是由技能不足引起的。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应该......[详细]
先生的戒尺该怎么用 ——省政协委员谈教育惩戒权
学生犯错后,教师可不可以惩戒?如何惩戒?惩戒的边界又在哪里?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教育惩戒规则》),以期明确教育惩戒是教......[详细]
教师惩戒权引热议 央视:手中有"戒尺" 心中有分寸
老师该不该惩戒学生,其实是个伪命题。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如......[详细]
有了“惩戒权”,教师怎么用
教师的惩戒就如同汽车的方向盘和刹车,也许“良药苦口”,但却是必要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一旦成为教师,就应该同时拥有引导的权力和惩戒的权力。”...[详细]
用好惩戒权,学校须建起培养机制
近年来,“把惩戒权还给教师”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呼声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两种看似极端的现象:一种是惩戒缺位,另一种是惩罚滥用。在“放任自流”和“过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