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突现场视频截图
莫把问题标签化 更应该重视公共卫生与儿童权利问题
内地幼童香港街头小便引热议 盘点国外类似情况
虽然在澳大利亚很少遇到发生在香港的那种情况,但是澳大利亚的民众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都会显得比较宽容,大家更愿意伸出援手。
在德国,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戴纸尿布。同时,孩子的隐私受到严格的保护,路人不能随意给孩子照相。
在美国,社会对于儿童在公共场所大小便的争议由来已久,并没有定论。详细<<<
英国有关公共场所小便的相关法规包含了很多的人性化例外。除了年纪小的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外,一些成年人也有随地小便的豁免权。详细<<<
当街小便自然不雅,但也可归入“人之常情”
一位资深的香港媒体人回忆九七回归之初,当内地游客遇到类似的情况,港人定会出手相助,而非冷眼旁观甚至拍照上网。一个两岁女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无法与成年人相比的,在这一点上,香港人也不会例外。陆客的行为自然违反了香港的管理条例,但是,未经允许私拍儿童便溺的照片同样违反香港法例,并且,在内地和香港的文化背景中,这同样是不文明的行为。
保持理性的香港媒体人和知识界不禁自问:昔日那个曾在饥荒年代救济同胞、在开放初期敞开胸怀的香港,从何时起变得如此暴戾、情绪化、冷漠了呢?详细<<<
不要带着好恶去简单站队贴标签 把视野开阔得更大一点
近年频繁发生内地游客便溺的地点,旺角似乎独占鳌头。对这个现象,也有合理的解释。旺角是全港比较特殊的一个商圈……是香港为数不多街面商店聚集的地方。身在商场,当然知道厕所在哪里。但在街上,尤其被誉为“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西洋菜南街,若非熟悉地形,恐怕真的不易找到厕所。既然卫生设施存在不足已久,是否在大谈公德之上,更为急迫的是补足公共卫生体系呢?去年11月,联合国设立了第一个“世界厕所日”,就认为有25亿人缺乏包括厕所在内的基本环境卫生服务,由此对个人健康、尊严、安全、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本质上,街头如厕问题首先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对于“如厕训练期”的儿童来说,这个问题还要更加特殊一些,既然这个群体庞大,又争论很大,在公共卫生体系中是否也应该注重对这类人群的照顾呢?
另一方面,这也是儿童权利保护的问题。难道只有香港人热衷于在网上上传随地便溺的照片?平心而论,这几年的微博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哪座城市没有发生过网民拍照、声讨随地便溺的事件呢?确实如此,去年光是上海地铁上就发生过好几起的儿童便溺事件。在微博上有人也把孩子的正面照没加任何的掩饰就上传。不过,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在当时,媒体在报道时,几乎都把儿童的图像做了处理。而香港的《苹果日报》等媒体多次把未经处理的照片刊登出来,实在不妥当。因此,本质上,呼唤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也是真问题。
香港专栏作家屈颖妍写道,“今日香港人的说话模式,大家的思想已回到小学生脑袋般纯真直接,于是,按此演绎下去,可延伸更多港式新词:讲普通话的人一定会随地便溺;内地流团简称洗脑……”“讲普通话的人一定随地便溺”或者“随地便溺的人一定是内地人”确实在香港不少的媒体或者社交网络上都可以看到。必须承认内地游客确实有不文明的现象,可到底是不是那么普遍呢?在2012年的时候,一位叫梁美芬的议员曾经要求向光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开该机构对随地便溺而作出检控的数目?结果一年是六起。就算这六起都是内地游客,再加十倍,相对于该年度2810万人次的内地到港游客人数也实在是九牛一毛。另外,大陆游客是在2004年自由行后猛增的,可是根据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官方统计,违反公众洁净 (包括乱抛垃圾、随地吐痰、妨碍清理垃圾工作、违例张贴招贴或海报、让犬只粪便弄污街道、其他洁净事项)而被定罪的人数在2004年后也没有发生显著增长。
本来,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快速地将其简单化,贴上标签是一种帮助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然而,标签也极其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最后只讲立场,不讲事实,只讲站队,不问是非,通过一件件的事件发泄自己的情绪。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今日话题曾经做过专题分析,“反感背后,实际上是部分港人和内地移民的利益碰撞。而香港没有文明到任何群体在利益受损时还可以完全保持理智的程度——任何国家和地区大概都没有到这种程度。”当然,这种标签也是相互的,著有《门槛上的香港》的专栏作家严飞就在腾讯大家的专栏《内地香港矛盾的裂缝》里写道,当两方都采用一种极度不理智的方式互相攻击的时候,只会愈发加深裂痕。蝗虫论的争端起源于北大教授孔庆东一句“香港人是狗”的辱骂。
事实上,哪个地方都有高素质和低素质群体,在争论中,哪个地方也都有理性的事实派和昂扬的激进派,可一旦贴起标签来就以偏概全了。
后记:
本来是无关文明,有关公共卫生和儿童福利、权利的一个问题,在争执中水却越来越混,在复杂的情绪下,变成了简单的贴标签。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上因为没有厕所可上,母亲在情急之下让他在公共场所小便,固然不雅,引来路人不屑的眼光,都在情理之中。但是,那两个香港青年冲着撒尿儿童拍照同样是令人不齿的。因为他们以维护香港秩序的高尚名义,却故意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出发点是想羞辱这对夫妻,甚至还有可能是要借助这样的照片,来再次挑起香港人对内地人的不满和对立。可以说,如果没有拍照的行为,小孩撒尿的事情也就不至于闹成今天这样。
如果说,内地儿童在香港街道上撒尿,她的父母应该受到批评,那么,这些少数香港人蓄意破坏两地关系,蓄意妖魔化内地人的行为,就更应该受到谴责。作为严肃的媒体,作为严肃的媒体人,我们不愿意看到两地民众之间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族群之间的对抗,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和对待这些问题,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挑动,不要不自觉地上当。可是,我们看到一些激烈的言论时,感到很心痛。香港和内地固然有很多差别,但是,两地的人民不是敌人。请大家在发表言论时,要记住这句话。欢迎您到草原社区留下您宝贵的观点。